能否化解黨內心結
是謝長廷的第一試金石
除了與陳水扁之間的磨合相處外,眼前橫亙在謝長廷眼前的,尚包括與蘇貞昌暨蘇系陣營、游系暨游系人馬以及新潮流系之間的整合問題。初選期間由於多方爭勝,在零和遊戲規則下,為求勝出,各方無不使盡全力,刀刀見骨,其結果是傷痕既深,如何化解彼此間的心結成為考驗勝選者的第一道試金石。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謝長廷確定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後,他即刻劃分不同階段進行整合,包括第一時間拜會黨內高層修補關係、商談合作;緊接著到民進黨執政縣市展開「感恩之旅」,拜訪地方首長尋求支持;又著手進行黨內區域立委協調工作。凡此種種皆可看出在初選勝出之後,謝長廷確實已就候選人戰鬥位置,在大選的軌道上節奏分明地前進,安內,是他的第一步。
謝長廷與馬英九的異同
第二道習題,就是攘外。如何對抗國民黨的政治明星馬英九,贏得最後勝利,將是謝長廷最為艱難的課題。比較謝、馬兩人,主觀的個性、特質、人生經歷實有天壤之別;然而,在客觀的阻礙限制上,包括同有司法案件纏身與黨內整合難題,兩人的際遇卻又有著驚人的相似。馬英九長相俊美、形象清新,「溫、良、恭、儉、讓」是他一貫表現於外的風格特質。他的一生順遂,父親為國民黨高級黨官,對他自幼刻意栽培,最大心願就是要他當上總統。而馬英九至今也可謂不負所望,從政之路出奇順利,挑戰台北市長寶座竟能一舉擊敗施政滿意度高達八成的時任市長陳水扁,參選黨主席則更是望風披靡;在泛藍選民心目中,他早已是國民黨重新奪回執政權的不二人選。然而,也因為太過平順的人生經歷,一旦危機出現,很容易顯出倉皇失措的窘境;特別費案重挫他的聲望,過程之中馬英九與其團隊的說詞反覆、處置失當是其中重要原因,也反映出他臨事優柔寡斷、魄力膽識欠缺、危機處理能力不足的弱點。
反觀謝長廷,同樣是司法案件,但公文洩密案,謝長廷卻能借力使力,讓危機成為轉機;相較之下,確實比馬英九顯現出更強的臨陣智慧與能力,也充分體現他韌性十足,總能逆勢而上的特質,這或與他坎坷波折的人生行路有關。出身打鐵街普通家庭,父親早逝,仰賴寡母扶養成人;求學之途幾經曲折,最後竟然能以高職生的學歷考取台灣的頂尖大學台大法律系,又在大三之時,以台灣第一名考取律師,聰明絕頂可見一斑。
比較起求學道路的崎嶇,謝長廷的從政生涯,更是歷經顛簸起伏,幾度滄桑起落。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刻,幾乎是無人看好的情況下,他選擇遠赴高雄開疆闢土,居然在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地盤上擊敗現任市長,開啟政治生涯的另一個春天。其後在最風光的時刻,北上受命組閣,卻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因三合一選舉敗選承擔責任,黯然下台。其後,在民進黨可謂創黨以來面臨最大風暴與全黨信心幾近崩盤的時刻,挑戰不可能的任務,競選台北市長;雖然功敗垂成,但超過四成得票率的佳績,讓他重新在民進黨站起,並成功轉換高民意的能量,在初選黨員投票階段,突破重圍,漂亮勝出,成為民進黨二OO八總統候選人,繼陳水扁之後成爲新一代的民進黨共主。
謝長廷未來的競選路線
這樣「拙對智」、「清新對老練」、「一帆風順對逆勢而上」的高手過招,可能為二OO八大選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對馬英九來說,省籍問題、統派色彩、內部人和問題、個人魄力與能力,以及前途未卜的司法審判結果,是馬英九競選之路的重大障礙。尤其是特別費案件,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遲遲不允諾擔任馬英九的副手,一般咸認這是因為王金平仍在期待;一旦一審判決馬英九有罪,甚至是十年以上的徒刑,其就能順理成章取而代之,代表國民黨競逐二OO八總統大位。
至於謝長廷,其之前「憲法一中」的說法雖然在初選過程之中曾經備受對手的攻擊挑戰,但謝長廷以言之成理的邏輯論述,突破黨內競爭對手的圍剿。向來,謝長廷以智慧、溫和、包容、政治理念與論述豐富完整的特色見長,而他也定位自己是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黨內初選的結果,證明黨員接受也欣賞這樣的特質。特別是他一貫強調「和解共生」,雖然也曾飽受質疑,但他始終堅持這樣的理念,並且由此出發,強調一旦當選要竭力終止台灣內部因政黨惡鬥所形成的民主內戰,如果民進黨無法取得國會過半席次,他也要籌組國會多數聯盟,以化解政治僵局,俾利政務推動。「和解共生」之外,他同時也倡導「愛與信任」,在這樣的政治哲學思維下,可以預期,謝長廷未來的競選政見,不致有過激的路線與言論出現。
然而,由於台灣的大選,「國家認同」必然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加上民進黨一向認為「台灣主體意識」是該黨的王牌強項,更是議題設定的主戰場所在,而馬英九的「終極統一」的主張與外省省籍的鮮明烙印,是其最虛弱的罩門。由此研判,延續本土政權、捍衛台灣主權、確保台灣主體意識,應該仍會是民進黨的選戰主軸。然而,在攸關民生、經濟的問題上,如以謝長廷過去擔任行政院長的政策主張為基礎,估計仍將延續其堅持原則外又不失務實開放的立場;也就是在確保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對於兩岸的經貿往來,可能會採取較陳水扁更為寬鬆的政策標準,以利爭取中間選票,不致被過激的意識型態窄化限縮社會支持基礎。
許多不可知的變數
極可能在未來發生
台灣媒體曾以金庸武俠小說的「降龍十八掌」對上「九陰真經」,以及「馬書生」對「謝禪師」形容二OO八年馬英九、謝長廷兩位候選人的頂尖對決;某種程度而言,確實是相當傳神地描畫出兩人迥異的風格性情與武功路數。然則,選戰過程就如同高手過程,講究形勢、實力與臨場應變,也因此許多不可知的變數極可能在未來發生,考驗參賽者的智慧與意志,牽動往後選戰的佈局與效應,甚至成為最後的勝負關鍵,這是我們目前難以預見,也難以測度的。唯一可以幾乎肯定的是,這將是一場藍、綠兩大陣營精銳盡出、算計用盡、戰況緊繃、實力極度接近的終極戰役,其結果將深刻影響台灣往後內部的政治版圖,以及兩岸關係的長期走向。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7年6月號,總第1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