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大選結果與未來台灣政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30 17:41:02  


 
  至於民進黨的將來,是否如周玉蔻之預期,行將“消失”,則未可定論。完全看該黨是否能就這兩次選舉(即一月立委選舉與剛結束的總統大選)挫敗作深切、誠實、及有效的檢討而徹底改過自新。同時,也須要看未來該黨的領導人是否能遠避陳水扁導致之覆轍而使民進黨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政黨。不過,無論如何,今後的民進黨絕非是以往的民進黨。要不然,將因為選民唾棄無法生存。

  在國民黨方面,由於過去八年來總統選舉上之受挫,飽經首次在野之苦。想已接受教訓。所以,是一個浴火重生的政黨。2000年為何失去政權,全因自己內訌,造成了一黨分為二。有連戰與宋楚瑜(自創親民黨)對決,分散了藍營選票,造成陳水扁漁翁得利的後果。2008年的總統選舉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已宣佈國、親二黨將合併。

  一個健全的民主政體,一定需要一個有效的反對黨監督。更重要的是這個反對黨必需健全到有可能贏得下一次的總統選舉。這樣才能對執政黨起到督促鞭策之效用。民進黨經過如此慘敗後,短期內一定處於昏癱狀態。至於再選上一次總統的企求,恐怕一時還不能奢談。回顧民進黨的2000年與2004年兩次總統選舉勝利,都有特殊情況。第一次,是由於國民黨的宋楚瑜效應。雖然泛藍的得票加起來仍高達60.7%,但陳水扁仍以39.3%得票僥倖當選。2004年的總統選舉,則有兩顆子彈的怪異,將陳水扁送回總統府。將來這類外來“巧合”(如宋楚瑜效應),大概發生率不致太高;而有了以前的經驗,選民好像已打過防禦針一樣,縱使有類似兩顆子彈的事件發生,恐怕選舉結果也會完全不一樣。

  在立法院選舉與總統大選後,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均有一共同當務之急。即必須盡速培植新人,以替補上一代的領導人與班底。對國民黨來說,這更是急務。因為是八年在野以後才再班師回朝,這其間已有耆老舊宿凋零,再加某些重鎮上的在位者,如台中市長胡志強、桃圓縣長朱立倫,均已連任過。同時,台北縣長周錫瑋似乎表現欠佳。凡此,均必須有新秀後生能替換上陣。方能在下一次選舉與反對黨一搏。 

  馬英九政策走向 

  馬英九的重擔,形同挽救大廈於將傾。一般選民對他的期望,是如何盡快終止台灣數年來經濟的萎靡,再建往年奇跡。但這必須先把兩岸的關係從底谷中拉回到正常的狀況。除此之外就是台灣社會財富平均分配、司法的改革、政黨間和解共生等課題。

  他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如何打破與大陸的僵局。主要阻力是如何能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則上恢復協商。在技術性方面,兩岸關係主要問題在於很多民間交往(譬如學歷承認、房地產投資、訪客人數限制等項),在近年來由於陳水扁的政策,均限於單向而無對等。馬英九已看到這點,所以他願意承認大陸學歷,即是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他不可忽視的課題,就是這次選舉雖然“入聯公投”與“返聯公投”均因未達到半數的門檻(八百萬張票),因此沒有通過,但如把贊成兩項個別公投的5,529,230票與4,962,309票加起來,仍然有一千余萬張總票數。當然,其中一定有很多重疊的票(因為同一個人可能投兩張票,同時贊成兩個公投);但也有其他選民響應國民黨號召拒絕領公投票的人;他們不一定是反對返聯的。雖然這些人有多少,無法知曉。但從這些票中,不難看出台灣還是有那麼多人希望能擴張國際空間,終止其國際孤兒的命運。動用“聯合國”之名,只不過是這種意願的一個表達方式。正因為重返國際社會是台灣絕大多數人的意願,所以民進黨從黨外時期開始就不斷提出來為自己造勢。今後恐怕也還會如此。將不斷地困擾馬總統。

  本來國民黨“返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加入聯合國作會員一事,不是台灣片面能決定的。故不用“入聯”字眼,而用“返聯”,以示彈性。其涵意包括參與聯合國作觀察員。因為作聯合國的觀察員,不涉及主權問題,所以成功的機會較大。我曾對觀察員問題做過深入研究,一旦是聯合國觀察員,就很容易以同樣身份參預其他國際組織。故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聯合國,是達到台灣大眾“重返國際社會”願望的最佳辦法。如真能做到,則可將民進黨這個素來利用作競選拉票的一個口實,一舉而掃除。問題是,雖然如此,但大陸是否願意主動接受台灣對聯合國作觀察員的申請,當然不是馬英九能決定的。

  總而言之,馬英九未來的歲月,可用任重而道遠四字來總結。但我對他很有信心。因他除了有學問、有智慧、有廣納意見的氣度以外,還有要為台灣維護尊嚴與再造奇跡的決心。 

  結束語 

  自這次總統大選以後,沒有人再可以誣蔑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再由這次選票來看,沒有人再能單靠操縱統獨問題;或者用打反“一中”的牌而企求打倒對方。一月立法院選舉民進黨敗選已是前車之鑒。謝長廷拒絕學乖,仍不能跳出民進黨歷來的槽臼,一再借“一中市場”、“一中霸權”來打擊對手。謝長廷慘敗的下場,當為後人的殷鑒。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4月號,總第12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