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三地經濟聯繫日益密切,中華經濟區逐漸成型。 |
|
表一:中華經濟區構建步驟 |
|
圖1:中華經濟區構建模式 |
中評社╱題:中華經濟區建設及其面臨的新議題 作者:全毅(福州),福建社科院《亞太經濟》雜誌總編、亞太經濟所副所長;王媛媛(福州),福建社科院助理研究員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海內外學者提出構建中華自貿區的種種設想以來,二十餘年間,隨著兩岸四地ECFA及CEPA的實現,已經逐步成型。兩岸四地經濟交往的日益密切,在四地間實現經濟一體化勢在必行。本文作者將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模式定義為中華經濟區,區內商品、資本、技術等要素實現自由流動,可以在貨幣及對外經貿政策協調方面實現高度統一。目前中華經濟區處於初級階段,即CEPA和ECFA階段,CEPA已取得較大成就,但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而ECFA則剛剛起步,其後續談判,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及經濟合作等還面臨較多困難,但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是必然趨勢。
由中國大陸與台灣、香港、澳門構成的中華經濟區已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市場機制驅動的自發創建階段,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大陸同港澳和台灣分別簽訂《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2003年,英文簡稱CEPA)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10年,英文簡稱ECFA),中華經濟區進入制度化、機制化建設的新階段。本文擬對新的歷史階段中華經濟區建設面臨的新問題和新課題進行探討。
中華經濟區的構建模式及步驟
(一)中華經濟區的目標模式
根據經濟一體化理論,區域經濟組織按照其內成員間經濟整合程度由低到高,大致可分為:優惠貿易區、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完全經濟聯盟。目前雙邊或多邊經濟一體化程度大多停留在自由貿易區階段,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只有歐盟已達到經濟同盟程度。那麼,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是定位在自由貿易區,還是共同市場,或是實現經濟同盟?一方面,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的模式要參照經濟一體化理論,並借鑒現有的經濟一體化組織的經驗逐步推進;另一方面,由於兩岸四地間特殊的關係及個體差異性,使得中華經濟區的構建不能照搬已有的經驗,而是根據現實情況創造性的運用相關理論和經驗。我們認為,中華經濟區不能僅停留在自由貿易區階段,大陸及港澳台間經濟的密切聯繫性和互補性、語言文化及生活習慣的趨同性等等,決定了中華經濟區的目標模式可以是在大陸與港澳台之間建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兩岸四地的商品、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但可以保留各自對外的關稅及其他經貿政策。在中華經濟區的高級階段,還可實現經貿及貨幣等政策的統一,最終可實現政治統一。
表一:中華經濟區構建步驟
就目前來看,可分別按照CEPA和ECFA模式,在大陸與港澳、大陸與台灣之間構建類自由貿易區,待條件成熟,將兩種模式整合起來,在四地間構建一個整體的(中華)自由貿易區,內部取消服務貿易及投資等方面的限制,實現商品自由流通,然後逐步朝向兩岸四地共同市場——中華經濟區的目標邁進。如下圖1。
圖1:中華經濟區構建模式
(二)中華經濟區構建步驟
中華經濟構建的總體進程可以參照以上的模式,由低到高、有簡入繁推動下去,如下表1。
第一階段——CEPA、ECFA階段。這一階段是大陸分別與港澳、台灣建立針對部分領域的貿易優惠安排,包括分階段對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准入,促進投資便利化,加強經濟合作。事實上,目前大陸與港澳、台灣已經簽署的CEPA和ECFA就處於這個階段,隨著優惠安排的不斷擴大,除去部分敏感領域外,應涵蓋幾乎所有商品及領域。由於港澳本身已是高度開放的自由港,其在關稅壁壘及貿易投資方面已對大陸開放,因此CEPA就表現為大陸對港澳的單方面開放政策,且重點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而兩岸的ECFA進程則表現為相互開放措施,但大陸的開放力度及領域要更大,重點領域則集中在台灣的優勢產業領域,如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等。另外,ECFA進程可能會受兩岸政治關係的掣肘,因此可能出現曲折和變數,但從總體形勢來看,兩岸的經濟一體化不可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