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增兩岸接觸質量 促進同胞心靈契合
http://www.CRNTT.com   2023-10-26 16:34:57


 
  (二)接觸質量對兩岸同胞信任有強預測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鼓勵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和生活,鼓勵並保障兩岸同胞更多且積極的接觸。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在文化領域進行深入交流以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本研究發現,接觸質量能顯著預測群際信任。接觸質量包括了雙方接觸過程中的愉快程度和合作程度⑫,它直接關係到兩岸同胞信任的建立,得分越高表明雙方接觸得越愉快、越具有合作性。愉快的接觸往往給人以積極的體驗,特別是合作意味著有共同的目標,通常也會產生積極的結果,能夠促進人際溝通和交流,因此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更加期待與對方的接觸,表現出更強烈的未來接觸意向。莫莉通過調查台灣大學生與大陸大學生的社會接觸,發現人際接觸有助於拉近台灣大學生感知到的兩岸社會距離⑬。本研究也同樣發現了類似的效應,即更好的接觸質量能拉近大陸青年對於台灣同胞的社會距離。因此,積極接觸,尤其是高質量的接觸,可以被認為是拉近兩岸同胞社會距離的有效措施。增進兩岸同胞接觸交流的機會,特別是兩岸的民間交流,例如教學互訪、學術論壇等,能夠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揮加速器的作用。同時,制定相應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以提高和保障接觸質量,使得雙方在接觸過程中達到情投意合的狀態,對增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才是最有利的。

  五、政策諮詢建議

  針對本研究得出的結論,即接觸質量能夠直接提升群際信任水平,也能夠通過拉近社會距離達到間接提升群際信任水平的效果。特根據上述三個影響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關鍵因素進行思考,提出以下四點政策諮詢建議。

  (一)搭建兩岸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增加同胞接觸機率  

  信息通過網絡、電視和報刊等媒介散播於社會面,直接作用主體便是人民。兩岸同胞基於一個中國的原則,在歷史的推演中實現信息交互。鑒於歷史原因和各種複雜因素交織在一起,兩岸或許對彼此存在一定的偏見。對此,國務院台辦、新聞辦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特別提到“我們願意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心,創造條件加強兩岸交流交往,不斷加深廣大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瞭解,逐步減少他們的誤解和疑慮,進而走出受‘台獨’煽惑的歷史誤區”。兩岸同胞之間產生偏見、誤解和誤會有其特殊原因,但更多的是“信息差”造成的。面對外部勢力和台當局的一些歪曲信息的作為,部分台灣民眾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存在“一葉障目”、“一知半解”、“以偏概全”和“一棒子打死”的傾向,對祖國大陸的優勢認識不足,片面形成對大陸的消極認知,從根本上沒有看到大陸發展的政治優勢和美好前景。

  因此,亟需重視兩岸同胞接觸的信息交換過程。接觸機會是接觸質量得以提增的充分條件,不僅要在線下接觸中保障足夠的接觸頻率,也要在線上的網絡平台滿足信息交流的需求,促就安全、可靠、信賴與合作的連接平台(如可聊天的app、專用的兩岸招商引資競爭網站等),使接觸質量的提增得以保障。可以採取由大陸政府或相關組織牽頭,以邀請島內權威機構自願加入的方式,建設兩岸民眾之間的信息橋樑,搭建兩岸專用民間信息交流網絡平台試行點,用以實現雙向信息的互通共享,提升兩岸同胞交流的便利性。此舉可為實現更多的合作與發展建謀獻策,滿足人民更自主的溝通和交友需求。

  (二)多方協同促政策與制度落地,提增同胞接觸質量

  政策的落實過程離不開各種組織的協同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指出“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實行卡式台胞證,實現福建向金門供水,製發台灣居民居住證,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持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其中,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生活、發展和機遇等方面做出總體規劃,力求為兩岸同胞創設共同生活的環境,顯現和諧的親情,拉近雙方的社會距離。大陸接待台胞應當調配教育、社保、住建和人才等系統的合力,為台胞提供公平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兩岸同胞應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從根本的政策與制度著手,以人民最關心的教育領域為主。白皮書中指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率先在福建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兩岸可從依託或共建優質高校、科研機構與中小學入手,商議制度保障,促就政策落地,保障教育質量,提增兩岸同胞的接觸質量,拉近雙方的社會距離感知,進一步為信任的產生提供“契合的土壤”。福建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具備新建兩岸共同的教育機構的先天條件。其中,需要政府牽頭擬定合作建校的基本原則和實施方案,用以指導兩岸各級學校融合鑒學。本文認為在兩岸共建學校可以考慮以下兩條實現路徑:其一,兩岸在已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由任一方選擇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和生源質量等方面與己方相吻合的對岸高校,成立雙方的工作專班,將合作辦學的計畫寫入學校發展章程和人才培養方案之中,以定期招募交換生和不定期交流教學方案與新知,擴展雙方的發展視域,填補己方的發展空缺,融通為一體的教學藍圖;其二,在兩岸教育管理部門的共同牽引下,成立新的教育機構(高校/科研機構/中小學),教師編制由兩岸教學人員組成,給予專項資金資助,謀劃融合發展的教育事業。

  (三)研討發揚兩岸共同文化習俗,夯實心靈契合基礎

  和平統一的基礎是文化一致性。文化涉及方方面面的切入點,白皮書中指出,“排除干擾、克服障礙,不斷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少年交流,吸引更多台胞特別是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使兩岸同胞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逐步實現心靈契合”。兩岸發展的根源同屬中華傳統文化,各自發展產生了差異化的文化行為,兩岸同胞通過相互接觸,達到深入理解自身文化行為的目的,同時也對對岸文化行為產生認同。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求同存異的過程不僅促使認知內容發生改變,也生成對對方的信任感知,信任行為也由此而產生。

  福建省台辦、發改委牽頭研究的《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中指出,“推動閩台加強閩南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閩都文化、民俗信仰、宗祠族譜、歷史民族等領域研究和成果應用,鼓勵台灣同胞和台灣高校、民間社團參與我省有關文化工程項目、文化活動和學術研究”。漳州市政府出台《關於促進彰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58條”)也指出,“推動加強漳台開漳聖王文化、關帝文化、媽祖文化、保生大帝文化、三平祖師文化、林語堂文化等祖地文化、民俗信仰、歷史文化名人等領域研究和成果應用,吸納台灣同胞和相關機構共同開展學術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礎,即中華傳統文化,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政府或相關組織應發掘更多民間交流活動,設置合作的目標,由兩岸同胞共同落實。與此同時,增加宣傳媒介,達到大面積的宣傳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兩岸同胞參與其中,為促進雙方心靈契合夯實更廣泛且深厚的文化和群眾基礎。

  (四)珍視把握實現心靈契合契機,順應兩岸融合大勢

  追求並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是一個精神洗禮的過程,這不僅是中共中央的一貫倡議,更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在中國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節點,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必將是一個載入史冊的重大“民心”工程。習總書記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不僅是一個政治治理成效,更是為子孫後代做出長遠規劃的做法。

  兩岸的相關組織可以嘗試從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具體行動出發,成立更多的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研究或實踐中心,召集更多的研究者參與和建設,如漳州地區的閩南師範大學已成立的“兩岸一家親”研究院、擬籌備成立的“海峽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研究基地”。通過科研實踐中心,打造出“融合生活”VR系統,該系統旨在提出兩岸一體化發展的建設藍圖,清晰而明確地呈現兩岸和平統一後的人民的生活狀態,做出新時代融合生活的假設,為打造新時代的“文化防禦”系統和抵禦外來文化的“精神侵蝕”而服務。此外,該VR系統能夠在實際體驗方面給予兩岸同胞一種心理自信,促進雙方認同共同的生活基礎,提增雙方接觸質量,增加對未來的合作規劃,並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的優勢,最終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基金項目:本文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20年度青年項目“理解善惡意圖影響信任的心理和神經機制研究”(批准號:20CSH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路雨微,許川,2021,新時代背景下兩岸青年融合發展芻議——基於交流發展與融合發展的比較視角,台灣研究,1,78-84。

  ②習近平,202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北京:人民出版社。

  ③Pettigrew, T, F., Tropp, L, R. (2011). When groups meet: The dynamics of intergroup contact.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④Vezzali, L., Hewstone, M., Capozza, D., et al. (2014). Improv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with extended and vicarious forms of indirect contact.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314-389.

  ⑤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⑥Paluck, E, L., Green, S, A., & Green, D, P. (2019). The contact hypothesis re-evaluated. 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 3, 129-158.

  ⑦Pettigrew, T, F., & Tropp, L, R. (2006). A meta-analytic tes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 751-783.

  ⑧Voci, A., & Hewstone, M. (2003). Intergroup contact and prejudice toward immigrants in Italy: The mediational role of anxiety and the moderational role of group salience.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6(1), 37-54.

  ⑨Shechory, M., & Idisis, Y. (2006). Rape myths and social distance toward sex offenders and victims among therapists and students. Sex Holes, 54, 651-658.

  ⑩ Hewstone, M., Kenworthy, J, B., Cairns, E., et al. (2008). Stepping stones to reconciliation in Northern Ireland: Intergroup contact, forgiveness, and tru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26.

  ⑪Xin, Z. Q., & Chi, L. P. (2010). Wording effect leads to a controversy over the construct of the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scal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44(5), 473-488.

  ⑫ Mckeown, S., & Psaltis, C. (2017). Intergroup contact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group trust on outgroup evaluation and future contact intentions in Cyprus and Northern Ireland. Peace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23(4), 392-404.

  ⑬莫莉,2016,台灣大學生對大陸的社會接觸及社會距離感知研究,青年研究,4,85-93。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8月號,總第30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