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Y老師精神生活變遷的影響因素
(一)影響精神生活的多層次社會因素:社會母子盒
布萊福德·齊尼在《變的美學》一書中提出“母子盒”(Chinese boxes)這一概念以比喻影響人類互動的遞歸層次因素,他“將這些層次看成是一盒包一盒的母子盒——系統內的系統再包含系統”,不同層次的系統的社會單位大小不同,如家庭、社區、整個文化。夏林清將他的“母子盒”擴充為“社會母子盒”,形象地比喻人與體制系統的關係,即個人所受到的交錯迭置的社會系統力量的影響,包括政治、歷史、經濟、文化,地方、種族、家庭、性別、階級等,且各系統之間彼此聯結。人的經驗與社會的結合點則是其聚居社會空間和遷移的歷史軌跡⑦。
(二)Y老師精神生活的變遷與社會政治與教育的變革軌跡一致
Y老師精神生活狀態是家庭、工作、政治等多種社會系統相互交織擠壓的結果,越是外層大系統,它的影響越是個人難以突破的。對Y老師而言,在家的社會系統中,原生家庭對她品格影響最大的是她的母親。家庭不同性別的勞動分工即照顧老人和照顧孩子的需要曾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在教育和工作系統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學習從小培育了她的中國心和倫理道德規範,與孩子的交往始終是她幸福的源泉。
但Y老師的精神生活的變遷軌跡有著明顯的分界線。她對於自己三、四十歲前後生活的大環境的體驗有明顯的差異,前面體驗到人們的尊師重道、教師地位高,而最近的二十年感受到“文化崩潰”:所謂的民主衹對學生,而教師不受尊重;教材的“去中國化”拔去了滋養孩子道德成長的中國文化之根,她內心深處為台灣去中國化背景下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從Y老師生命發展圖來看,這個變化的轉捩點應該是1996年。20世紀90年代以來民進黨對教科書進行“去中國化”修改,一步步擴大範圍,到2006年發佈的“台灣史觀”“九五暫行課綱”已經是徹底的“台獨”史觀課綱,把中國文化排除在外。從研究來看,該幼稚園的課程也是十分強調“在地文化”或閩南文化,而沒有中華文化的教育,這種教育的危害就是使台灣的青年不知中華文化為何物,成為了“天然獨”,當我們稱台灣同胞的時候,而對方已無法理解。
面對社會系統的要求與規範,個人的選擇和行動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突破中間層社會結構的限制。如,Y老師可以通過兩次考試實現自己在公立幼稚園當教師的理想。但任何人都很難突破外層社會結構的限制,個人是歷史的浪潮裹挾下的一葉扁舟。她對於教師社會地位在二十多年來的驟然降低和尊師重道文化的崩潰是無可奈何的,對於台灣自從選“總統”以來執政者的“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的改變是無能為力的。這一政策的根源則是台灣本土意識的高度政治化。但是大陸很多人並沒有認識到台灣本土意識和本土教育的台獨本質和危害,沒有感受到有中國認同的台灣知識分子的苦悶。
(三)認識台灣地區“本土意識”的“反中國化”內涵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的農村困頓、生存艱辛,到了70年代開始加工出口工業化與急劇的社會變遷、鄉土文學的興起、本土意識的覺醒,開始批判“新殖民主義”,倡導“中國化”;但是80年代初期開始台灣鄉土意識由原來的中性色彩變為政治化的“台灣意識”,且“文化台獨”使“台灣意識”扭曲為與“中國意識”對抗的“台獨意識”;90年代以後,意識形態化和高度政治化的“本土論”在台灣形成話語霸權,“本土”與“台灣文學”取代了“鄉土”與“鄉土文學”,成為“反中國化”政治目的的工具,其排他性與封閉性日益突顯,引起了部分“本土論”者的反思,並在其內部形成分歧。台灣傳統左翼、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更對本質主義化的“本土論”展開了深刻的批判,指出“本土論”二元對立的本質化傾向、民粹化傾向及對霸權化典範的仿製等,它使鄉土文學的社會關懷空洞化⑧。楊渡認為,本土化背後藏著政客的切割刀,利用本土化分化人群、打擊對手而谋求私利,不顧台灣人民的利益而讓台灣人成了無鄉無根的人。而實際上台灣歷史上有“七波移民”,如果“本土”所代表的是“原來的台灣”,那現在的閩南語、客家話、普通話都是外來語,從荷蘭到民進黨全是外來政權。但是目前台灣一部分政客自認為代表第四波移民(清朝移民),並自認第四波移民的文化為台灣的本土文化,而第六波移民(1940-1950年代的移民)的文化衹能算是來自大陸的“外來文化”,利用第四波移民與第六波移民的歷史矛盾,把“本土與外來”“台灣與大陸”作為對立的代表性符號,從而進行為自己求私利與掌權的鬥爭,這些鬥爭違反了基本人權,更違背了台灣歷史的開放包容精神⑨。這可能與台灣從農村轉型到工業社會、再到商業社會的資本主義化歷程是“十倍速發展”有關,這一過程歐洲國家用了400多年,台灣衹用了40年,由於速度極度扭曲,人性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扭絞壓擠⑩。
(四)認識其“本土主義教育”即“台獨教育”的實質
台灣民主化和本土化的盛行與民進黨解構與重構台灣民眾對於過去400多年台灣歷史有關。李登輝時代,台灣史和中國史分離;陳水扁時代,將明末以後的中國歷史劃入世界史,連民國創建都成了“外國史”,企圖斬斷台灣和中華文化的牽連⑪。民進黨於2006年發佈“台灣史觀”“九五暫行課綱”即“台獨”史觀課綱,對以前的“中國史觀”歷史教材做了修改:如,台灣史獨立成冊,高中歷史教材1500年以後的中國史成為了世界史的一部分,“目的是要讓原本‘作為自我認同的當代中國’從教科書中消失,以台灣取而代之”。而在台灣史中,“採用一種變相的朝代史演變框架,即以各種所謂‘外來政權’為時代分期,而最後的目的是證明目前的政權是‘本土政權’”⑫。教材中的文字也做了修改:如,國畫改為“中國水墨畫”,台灣地區改為“我國(或台灣)”,國劇改為“京劇”,大陸、中國大陸一律改為“中國”,日本殖民統治改為“日本統治”(由此“日據時代”改為“日治時代”)等⑬。民進黨不僅通過教科書的正規學校教育,還通過網絡圖文、短片、漫畫等非正規教育途徑天天“向一般民眾灌輸‘一中一台’ ‘一邊一國’的‘台獨’意識”。
台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張麟徵看到“台灣‘去中國化’教育鋪天蓋地”,感到“餘毒要除,情況會很困難”。她認為台灣的分離主義教育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從李登輝時期的認識台灣,到陳水扁時期的‘同心圓史觀’,經過二十年,台獨思想現在已經在台灣扎根牢固,‘台灣不獨(不宣佈法理台獨)而獨(成為事實台獨)’”。⑪有熱愛中華文化的學者批判“同心圓史觀”,指出台灣的文化各方面基本上與中國大陸為一體,其社會基本上漢化,而非原住民化或“菲律賓化”,證明文化上的取捨而非地理上的遠近,才是決定台灣文化的基本內涵之關鍵。因此台灣若要由近而遠地建立自己的主體意識及世界觀,主軸應是文化,而不是地理。中華文化是台灣固有文化之基礎⑭。另有學者呼籲大家“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⑮。雖然有調查表明,台灣民眾並不支持“台獨”史新課綱,這樣的課綱得以頒佈衹是因為民眾並不關心政治,不瞭解事實⑯。雖然2009年近八成台灣的受訪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約六成認同“兩岸民眾同屬中華民族”⑰。雖然台灣民間的本土文化,見於各鄉村寺廟中的雕樑畫棟,即使在日本殖民時代,仍然以中國歷史作為認同依歸,呈現的都是中國的歷史典故。雖然我見到的公立小學中中國文化無處不在,我訪談的幼稚園教師會自覺地稱台灣為台灣省。我們理所當然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但當中國文化在台灣被教育成外國文化,當台灣熱愛中華民族的學者都感到悲觀時,當有著一顆中國心的台灣老師感歎“孩子們完了”時,我們不能不為台灣的青年一代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感到擔憂。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台灣愛國知識分子們集體的精神困境,也希望我們大陸學者對台灣的本土主義教育的“台獨”實質有正確的認識與警惕。
五、台灣去中國化背景下兩岸人民如何實現心靈契合?
因此,我們要關注提高兩岸交流活動心靈溝通實效。我們歷任國家領導人都倡導推動兩岸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以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尤其要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不斷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蓬勃活力”。但是台灣的愛國青年認為相比“海峽尋新”“陸生民主營”等進行和平演變的“攻心”活動,“大陸舉辦的兩岸青年交流營隊,大多還衹停留在吃吃喝喝階段”,沒能真正實現心與心的交流。⑪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夏林清宣導“實踐取向的行動研究”,通過“工作者的田野之旅”或“兩人及以上團體反映性對話”或“個人返身回觀的梳理(形成家族史或個人生命故事)”從而拉開母子盒,在“我們所安身立命的社會內部看見世界他方”,辨識到經驗與行為的“多層次社會脈絡交相編織的痕跡”,其中反思性生命故事與團體的互動交流之間需要來回運作,不斷循環,以達到“共振共學”,從而逐漸實現家族認同、自我身份認同並產生改善生命品質的行動。⑦在台灣當局“去中國化”的背景下,兩岸的民間交流需要從“吃吃喝喝”到“共振共學”,在雙方交流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共同講述、閱讀“我們的人生故事”“我們共同的中國故事”和“我們共同的中華文化故事”,並圍繞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進行深入的討論與交流,從而促進台灣民眾的中華文化認同與中國認同,實現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
基金項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精神生活變遷及啟示研究(1950-2019)”(19YJA880028)。
註釋:
①童世駿著:《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第3-9頁。
②李雲淑:《農村幼稚園教師文化生活歷史變遷及其啟示》、《學前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第21-36頁。
③王瑩瑩:《視野下移中的農村教師生活史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第72-76頁。
④這裡的公立幼兒園應該指小學附屬幼兒班。獨立的公立幼兒學校直到2000年才開始創辦,台中縣車籠埔幼兒實驗學校是第一所公立實驗幼兒學校。陳淑琴.美猴王——車籠埔幼兒實驗學校主題課程紀實[M].台北:光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序。
⑤王舒芸、王品,台灣照顧福利的發展與困境:1990-2012[M];陳瑤華,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台北:女書文化,2014:40。
⑥Scultz,W.T.(2002).The prototypical scene:A method for generating psychobiographical hypotheses.In McAdams,D.P.,Josselson,R.& Lieblich,A.(Eds.),Up close and personal:Teaching and learning narrative research.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ress.
⑦夏林清:《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導航基金會,2012年,序言,第10,19,258,274,310,88-103頁。
⑧程朝雲:《大陸學界對1949年以後台灣社會文化史研究綜述》,《蘭州學刊》,2016年第2期,第76-89頁。
⑨楊渡:《在台灣發現歷史——島嶼的另一種凝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第10,279頁。
⑩楊渡.一百年漂泊——台灣的故事[M].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521-522。
⑪王炳忠:《我是台灣人,更是中國人》北京:華文出版社,2016:第61,219,222頁。
⑫甘懷真:《台灣與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之比較》《歷史教育》,2009年第14期,第151-170頁。
⑬陳世昌:《戰後台灣七十年》,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7年。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裏面也有很多錯誤的觀念,如,認為台灣有“主權”,與大陸統一則是出讓“主權”(P.318)把台灣精神、中國精神和日本精神相提並論(P.332)等。
⑭吳展良:《同心圓史觀的限制》,《中國時報》2004-01-11,查詢時間:2020年7月2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9667b80100wy9p.html。
⑮黃光國:《以“三自運動”破除“同心圓史觀”》,中評網,以“三自運動”破除“同心圓史觀” (crntt.com),查詢時間:2020年7月20日。
⑯鍾文淑:《民眾對反課綱學運態度的網絡問卷調查研究》,台灣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⑰嚴志蘭:《台灣民眾認同問題的歷史與現實——以大陸台商社會認同的實證研究為例》《東南學術》,2014年第1期,第197-209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11月號,總第3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