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民衆黨在台灣政局中的角色、影響和挑戰” 作者:張建(上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政黨與政治研究中心秘書長、復旦大學統戰研究基地研究員、廈門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研究員;姜星宇(上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摘要】2024年台灣“二合一”選舉後,台灣民衆黨獲得8個“立法委員”席位,推動“立法院”形成“三黨不過半”的格局,取得較好的選舉成績。民衆黨在中美博弈和島內民衆厭倦藍綠惡鬥的內外背景下崛起,宣稱實行超越藍綠陣營的中間路綫,成為台灣政局中的新興勢力。通過在“立法院”行使立法與監督職能、與藍綠兩黨進行互動以及參加選舉,民衆黨在島內得以發揮重要作用,衝擊兩黨獨大的政黨政治生態,對民進黨當局執政構成有效制衡。然而,民衆黨的發展也面臨兩岸主張模糊、黨內矛盾分歧嚴重、受制於台灣固有政治格局和政治制度等問題,使得民衆黨的未來發展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未能擺脫泡沫化風險,其影響和發展值得繼續關注。
2024年1月,台灣舉行“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二合一”選舉),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勝選,但在“立法院”失去絕對多數優勢,島內政治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台灣民衆黨(以下簡稱民衆黨)作為島內區別於藍綠兩黨的第三勢力政黨,第一次參與“總統”選舉奪得26.5%的選票,并獲得不分區“立委”8席。選舉結束後,由於三黨都沒有獲得“立法院”的絕對多數席位,民衆黨被視為關鍵少數,對民衆黨能否在台灣政局中發揮重要影響的關注也在不斷增加。然而,民衆黨自成立以來不斷面臨質疑和批評,其是否會泡沫化成為學者和媒體廣泛討論的話題。因此,本文嘗試梳理民衆黨的發展歷程和政治活動,探究民衆黨是否能發揮關鍵少數作用,以及是否會走向泡沫化。
一、台灣民衆黨概況及發展歷程
台灣民衆黨於2019年8月由時任台北市市長的柯文哲建立,其成立是國際局勢和兩岸關係變化、台灣主流民意和政黨政治發展、柯文哲個人推動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成立後,民衆黨以區別於藍綠兩黨的政治定位提出去意識形態化的理念和主張,吸收中間群體和藍綠陣營的成員,在台灣地區的選舉活動中取得良好成績,成功發展為僅次於藍綠兩黨的第三大黨。
(一)民衆黨興起的背景
民衆黨的成立符合當時台灣島內的政治、社會環境和國際、兩岸局勢。第一,美國對華戰略競爭不斷加劇造成台海局勢持續緊張,台灣民衆希望兩岸和平穩定。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美國政府放棄對華接觸戰略,將台海問題作為美國遏制中國的一大戰略抓手,〔1〕其政策行動衝擊台海局勢穩定,加劇了島內民衆對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擔憂。俄烏衝突爆發後,島內不斷出現所謂“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論調,美國是否會協防台灣遭到民衆強烈質疑。〔2〕在此背景下,台灣人民熱切盼望海峽兩岸和平穩定,對民進黨當局“抗中保台”的主張和“倚美謀獨”的做法愈發不滿。2022年3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發布的民調顯示,77.3%的台灣民衆支持兩岸和平往來,僅16.1%的民衆主張“抗中保台”。〔3〕維護台海和平的主流民意助推民衆黨成立并提出求穩求和、反對“抗中保台”的兩岸主張。
第二,台灣島內長期存在的藍綠惡鬥引起民衆不滿,中間選民群體不斷擴大,台灣人民期盼藍綠陣營之外的第三種選擇。2022年12月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數據顯示,34.3%的台灣民衆不偏向任何政黨,為五個政黨認同選項中占比最高的一個。〔4〕2014年“反服貿”後,台灣青年群體更積極地參與到政治活動之中。青年選民沒有藍綠包袱,對藍綠兩黨都存在強烈的不滿。在這種形勢下,柯文哲及民衆黨打出“超越藍綠”的旗幟,主張民衆黨可以在藍綠之外,讓台灣人民有其他選擇。同時,民衆黨通過網絡宣傳等手段,重點關注經濟民生議題,構建起“新政治”對抗“舊勢力”的二元叙事,組織各種動員活動不斷吸引青年選民的支持,在島內支持率不斷升高。
第三,黨主席柯文哲延續自身政治生命的意願和行動是推動民衆黨成立最直接的原因。2022年卸任台北市市長之後,柯文哲面臨如何繼續在島內維持政治聲量的難題,而政黨可以成為其維持并提升政治影響力的載體。2019年創建民衆黨後,柯文哲及其政黨能够馬上投入2020年台灣地區的“立委”選舉中,并獲得選舉補助款和政治捐款,進一步擴大政治勢力和資源。此外,柯文哲作為“非典型政治人物”和“政治素人”,也可以通過組建政黨明確自身的政治理念和主張,解決自己缺乏組織基礎的問題。
(二)民衆黨理念及政策主張
作為區別於藍綠的第三政黨,民衆黨力推超越藍綠兩黨的中道路綫,標榜自己為政治新勢力。在引領本黨行動的指導原則上,民衆黨提出“以台灣為名,以民衆為本”“共融社會,國家治理”的核心理念,主張“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的台灣價值。〔5〕
在國內政策上,民衆黨強調和藍綠兩黨做出區分,將本黨政策主張聚焦於經濟民生議題以顯示理性務實的立場。在對外政策上,民衆黨主張以“確保台灣主體性”為基礎,以“提高台灣的生存發展空間”為目標,以發展同美、日的關係為重要方向,其政策基本遵循蔡英文政府的對外政策路綫。在兩岸政策上,民衆黨對藍綠兩黨的兩岸政策都進行批評,認為應當借鑒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通過合作、競爭、對抗三種手段來處理與大陸的關係,尋找能被大陸和美國都接受的兩岸政策,努力讓台灣在中美關係中扮演橋梁的角色。〔6〕
二、民衆黨在台灣政局中的主要活動方式
民衆黨在台灣政局中主要扮演在野黨和監督者的角色,通過同藍綠兩大陣營進行合作與競爭,在選舉中爭奪各層級公職人員席位,在“立法院”通過行使立法、監督職能進行政治活動。這些活動為民衆黨在台灣政局中維持輿論聲量、發揮政治影響力、爭取政黨經費起到重要作用。
(一)通過立法機構行使立法職能,謀求政治改革
“立法院”作為台灣地區最高立法機構,是民衆黨扮演在野黨角色最為重要的平台。第一,民衆黨積極在“立法院”行使立法職能,聚焦於經濟民生領域,推動出台大量法案及修正案。民衆黨“立法委員”聚焦於“居住正義、社會安全、財政紀律、經濟繁榮與環境永續”五個層面,重點推動涉及經濟民生議題的法案出台,體現民衆黨樹立的去意識形態化、以民衆為本的理念。
第二,民衆黨積極在“立法院”行使監督職能,制衡民進黨施政。民衆黨“立委”在任內積極參與對行政機構各部門施政情況的質詢活動。針對民進黨當局總預算案的審查質詢程序,民衆黨“立委”提出“國防”預算申報不合程序、預算增加原因不明、特別預算增加常態化等問題,有效制約了民進黨當局的“民主獨裁”亂象。除立法活動外,民衆黨“立委”不斷繞開民進黨當局,謀求在其他政治活動中發揮監督作用。“2·14”惡性撞船事件發生後,民衆黨支持國民黨“立委”成立“金門翻船調閱小組”,防止民進黨阻礙“立法院”行使監督權力,質疑“海巡署”處理事件的方式是否符合規定。
第三,民衆黨不斷推動“立法院”改革等各項台灣政治改革,謀求在制度層面限制行政機關權力。針對島內“‘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的不合理現象,民衆黨先後提出多項“立法院”改革方案,要求“總統”必須到“立法院”進行常態化的“國情報告”,依法回應“立委”提出的問題,接受“立法院”監督。〔7〕“行政院長”等新增“閣揆”的提名應由“立法院”審議同意。改革“立法委員”選舉制度為混合聯立制等。同時,民衆黨與國民黨在“立法院”改革中密切合作,通過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等法律進行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人事同意權、調查權、聽證權等五項內容的修訂,以實現“立法院”職權改革。
(二)通過選舉活動擴展支持群體,參與地方執政
台灣作為實行西式民主制度的地區,主要通過選舉來表達政黨的政策立場,延續政黨的政治生命。民衆黨成立以來,先後參與了2020年、2024年“二合一”選舉以及2022年“九合一”選舉。在2020年“二合一”選舉中,民衆黨提出關注18歲投票權、修改囤房稅等主張,打出“超越藍綠”的口號,得到較多年輕選民的支持。通過海選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民衆黨共提名28人參與不分區“立委”選舉,最終獲得11%政黨得票率和5席不分區“立委”席位,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8〕真正開始在台灣官方機構中占據一席之地,通過組建“立法院”黨團有效行使立法和監督職能。
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民衆黨反對民進黨的“抗中保台”主張,拒絕搞意識形態對立,聚焦社會安全、經濟繁榮、環境永續等市政議題開展選舉。民衆黨共提名86名各縣市的議員候選人,參與新竹市、桃園市、宜蘭縣等地的行政長官選舉,在台北市支持無黨籍人士黃珊珊參選。最終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以45%的得票率當選,金門縣長候選人陳福海以49%的得票率當選,標志著民衆黨在台灣開啓地方執政。
2024年“二合一”選舉是民衆黨第一次參與“總統”選舉,民衆黨以“keep promise,相信美好台灣”為競選主軸,以政治新勢力為自身定位,呼籲選民不被藍綠意識形態綁架。黨內提名柯文哲、吳欣盈為正、副“總統”候選人,并提名11位區域“立委”候選人和34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最終“柯盈配”獲得369萬票,得票率為26%。“立委”選舉獲得22%的政黨得票率和8席不分區“立委”席位。〔9〕根據台灣政黨法規定,民衆黨的選舉成績能够獲得約1.1億元新台幣的選舉補助款和每年1.5億元新台幣的政黨補助款,極大補貼了民衆黨的政黨運營及地方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