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大公報報道,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記憶力、思維、行為和日常活動能力下降,但真正病因仍然未明。中文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大腦早期代謝變化或能解釋這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大腦星形膠質細胞的代謝變化改變了其能量來源,搶走製造神經傳遞物質的重要元素──胺基酸,令大腦整體胺基酸含量不足,長期處於這種情況時,神經傳遞功能便會日漸受損,從而影響大腦的認知和記憶功能。
目前,開發阿茲海默症藥物的主要方案是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腦部沉積問題,但多年來的大型臨床測試均未能成功,這凸顯了找出其他分子靶標的重要性。
由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周熙文帶領的團隊發現,各種代謝物的正常分工對於維持大腦神經元的突觸功能至關重要。在正常情況下,LRP6負責驅動代謝程序,使星形膠質細胞以葡萄糖作為其主要的能量來源;但在LRP6缺失的情況則會引發代謝重編程,使星形膠質細胞無法利用葡萄糖作為其能量來源,取而代之是消耗穀胺醯胺和支鏈胺基酸等重要胺基酸。研究顯示,直接對大腦補充被消耗掉的穀氨醯胺和支鏈胺基酸,可有效緩解神經退行性病變及功能退化,減緩病情惡化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