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參加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首腦會議的北約成員國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共同對條約做了14處修改,對在有關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和部署武器等問題進一步做了詳細規定。據報導,迄今為止,只有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4國批准了修訂後的條約。
於宏建:一直以來,俄主張的是建立能夠考慮並可靠保障各國利益的歐洲安全機制,在它看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對保持歐洲戰略平衡和穩定歐洲安全形勢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俄始終將軍力平衡作為其安全依據的傳統戰略,與西方國家達成削減常規軍事力量的協議,不光能緩解俄的經濟困難和軍費不足,也可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俄的安全擔憂。所以它才最終在2004年批准了這一文件。
然而,簽署和批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及其《修改協議》也為俄留下了不少隱憂。例如,不斷東擴的北約不僅在常規裝備方面保持優勢,而且已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三國和斯洛文尼亞並不是該條約締約國,由此而在歐洲地區產生了一個“灰色”地帶,以致在理論上北約可在這些國家任意部署軍隊和建立軍事基地。這也成為俄堅決要求北約國家批准和執行該條約的一個重要因素。
章念生:其實,北約固然是想以拖延批准條約促俄從格、摩撤軍,以便解決這兩個國家與俄的爭端,為其加入北約做好鋪墊。但這也離不開一個大背景,即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缺乏互信。儘管俄與北約自1994年簽署和平夥伴關係框架檔以來合作不斷,但此間的“業內人士”都坦陳雙方成為真正夥伴的難度很大,由於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存在原則性分歧,雙方關係一波三折。一位北約官員就抱怨說,俄國內對北約的任何行動都作“歪曲宣傳”和“過激反應”,彼此無法使對方信服。
西方國家“制俄”聲音在增強
編輯:俄認為,北約國家是在以不批准該條約作為向俄施壓、保障自身軍事優勢的政治籌碼,該做法與其一貫的“弱俄、防俄、遏俄”政策一脈相承。
章念生:實際上,無論在北約還是歐盟,最近“制俄”的聲音在增強,且有日益“明朗化”跡象。一位元原華約成員國駐布魯塞爾外交官對記者說,美與波、捷之間討論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一事浮出水面後,俄一直設法在做相關國家的工作,但得到的回應是:“不管你們作何反應,我們都不在乎。” 足見這些國家“反俄”決心之強。面對如此情形,要讓北約成員國批准該條約顯然不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