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盧溝橋:凝固在文學和民族記憶裏的符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7 09:51:49  


喜峰口第29軍大刀隊準備肉搏。

  ●崔健的“後現代”盧溝橋,只想“睡個好覺” 

  1995年,曾經拍攝《開國大典》的導演李前寬、肖桂雲夫婦,帶著他們的新片《七七事變》赴香港舉行了首映式。在記者如雲的新聞發佈會上,“美國之音”駐香港首席記者拋出一個刁鑽的問題,“你拍了許多大片都是共產黨打國民黨的,這次卻拿著國民黨打日本人的影片來香港舉行首映式,對這一現象怎麼解釋?” 

  話題雖刁鑽,卻折射了一個事實,即1949年之後的文藝所關注的抗戰場景多為敵後戰場,而正面戰場抗戰紀實僅用眼角餘光一瞥而過。八九十年代以來,關於“正面戰場”寫作的缺失已經逐漸被彌補,如花城出版社的《虎嘯八年》,在內地出版的抗戰小說中首次觸及國民黨正面抗戰,再如2005年的《國殤》也曾風靡一時。在這一段歷史中,盧溝橋自然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原點”,29軍國民黨將士的浴血之戰,在這樣的歷史偶然與必然中,不期然地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紐帶。 

  時至當代,“盧溝橋”甚至滲入流行文化。1986年9月,內地搖滾領軍人崔健參加為修復盧溝橋的義演活動,演唱了專門創作的新歌《讓我睡個好覺》,他以“盧溝橋”的口吻,去掉所有歷史符號,以還原盧溝橋的本來面目,“受夠了馬車花轎汽車和大炮,該讓我聽見水聲,聽見鳥叫,該讓我舒舒服服睡個好覺。” 

  ●一場場政治“尋根之旅”,盧溝橋成為“原點” 

  1988年1月19日,由臺灣“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組織的第一個臺灣返鄉探親團一行14人抵達北京,這是臺灣民眾第一次赴內地探親。他們在陝西拜謁黃帝陵之後,第二站就趕赴盧溝橋。在黃帝陵,臺灣人找到了同根同源的祖先,在盧溝橋,他們找到了合法身份的依據。 

  在政治文化史上,盧溝橋無疑是一個聖地,它是自鴉片戰爭以來從來沒有過的、至今仍產生巨大作用力的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2005年7月11日,臺灣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領的新党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內地訪問團,抵達北京即赴盧溝橋憑弔,曾參加過盧溝橋戰役的抗日名將何基灃的次子、60多歲的老人何特地趕來歡迎。 

  那一年8月9日,從臺灣來北京參加“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的黃埔將軍們也在同樣的地點,撫摸著盧溝橋頭的石獅子,用一個巧妙的比喻形容兩岸黃埔軍校校友的相逢——“草鞋朋友”的相會。“根根草繩纏纏繞繞,做成的草鞋經久耐穿,就像兩岸的黃埔校友,雖然曾在戰場上互為敵手,然而今天,剪不斷的民族情結讓我們開心相逢。” 

  兩岸黃埔共此情,中日友好的“尋根之旅”同樣要從盧溝橋開始。2001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抵達北京後的第一項活動就是親赴盧溝橋,在《血肉長城》巨幅雕塑前鞠躬、獻花圈、默哀,小泉由此成為第一位在盧溝橋獻花圈的出身自民党的日本首相。 

  2005年,91歲的日本侵華老兵本多立太郎,在盧溝橋下跪懺悔。2006年,70歲的日本僧人岩田隆造又來到盧溝橋,50次下跪叩首,對當年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表示謝罪和祈禱。古老的盧溝橋,幻化為一個超越國界的政治符號。(來源:深圳商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