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淮南市洛河鎮黨員和群眾在守護大堤。 |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中共十六大以來的5年裏,從非典疫情、松花江水污染、“桑美”颱風,到最近發生的河南陜縣支建煤礦事故……各類突發事件頻繁考驗著執政黨的意志,而中共各級政權也在應對這一次次“大考”中磨煉著自身的執政能力。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執政能力”的概念,突發事件特別是重大危機事件的應對能力,理所當然地成為衡量中國各級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指標。
據新華網報道,減災問題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紹玉說:“突發事件的非預期因素和高風險性可能在短時間內嚴重衝擊公眾利益。一個政府的執政能力不僅體現在正常狀態下管理好公共事務上,也體現在非常狀態下妥善應對和預防各類突發公共事件上。”
今年7月底、8月初發生的河南陜縣支建煤礦重大事故救援,被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稱為“近幾年煤礦事故中最成功、最完美的一次”。在這起事故中,69名因透水事故在井下被困75個多小時的煤礦礦工被救全部生還。
李毅中所說的“完美”,針對的是救援過程的緊張有序、協調一致:中央領導人及時指示,要求全力施救、科學施救,確保被困礦工生命安全;被困礦工在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轉移至安全區域;救援專家迅速制定出週密的應急預案;有關方面負責人多次與被困人員通話;救援人員通過通風管道向井下送奶400公斤,使被困礦工獲得了必要的營養供給……
這件煤礦事故的處置,被認為是提高執政能力理念在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的體現。儘管如此,這仍然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圓滿”救援的事例之一。類似的危機隱患時時存在,發生在2005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就令哈爾濱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于桂雲至今記憶猶新。
起因是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爆炸產生的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導致松花江水體嚴重污染。擁有400萬人口的哈爾濱停水長達4天。經過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兩級政府的緊急應對,這場危機最終得到了控制。
“污染的嚴重性和污染帶的長度是始料不及的。”于桂雲坦言:“但環境應急機制發揮了作用。”
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5年來,中國構建突發危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的工作逐步加快,涵蓋了公共衛生、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等多個領域:
2003年5月,在抗擊非典的關鍵時刻,公佈和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納入法制化軌道;
2006年1月,國務院發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06年2月,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成立;
2007年8月,突發事件應對法出臺。
在突發事件頻發的安全生產領域,中國目前已經形成全國性的應急預案體系。據最新統計,全國已制定各類預案約135萬件,覆蓋97.9%的市(地)和92.8%的縣(市),煤礦等高危行業絕大部分規模以上企業均已制定應急預案。
在政策環境的保障下,中國繼2003年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總量下降的“拐點”(下降1.9%)之後,2004年、2005年分別下降0.2%和7.1%,2006年更是大幅下降12.6%。
儘管如此,中國當前面對的突發事件頻發的形勢依然嚴峻。據民政部統計,今年以來中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3.1億人次受災,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264億元;安監總局的統計顯示,截至8月25日,今年中國因事故災難死亡60370人。
王紹玉表示,作為執政黨,中共正重新審視和調整國家安全戰略,提高危機處理意識,加快建立和完善危機處理機制的建立。隨著整個社會危機意識的提高、應急機制和體系的完善以及政府部門執政能力的提升,未來在面對形形色色的突發性事件時,才能有效地轉“危”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