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漫說周恩來的“平易近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5 20:58:37  


  《史記.魯周公世家》中有這樣一句話:“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這句話的本意是說,政令不簡約易行,百姓就不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歸從。進一步說,這句話實際上揭示了這樣一條治國為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貼近老百姓,維護他們的利益,就能得到他們的擁護。這個道理反映在執政者的風格上,就是“平易近民”四個字。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任政府總理,周恩來是“平易近民”的典范。 

  “平易近民”,必然與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周恩來雖身居高位,但從來都把自己視為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1958年夏,黃河中下遊出現嚴重洪災。7月18日上午,正在上海考察的周恩來接到報告,立即趕往受災最嚴重的鄭州視察災情。當晚,他來到邙山腳下的黃河岸邊,查看水勢和救災的情況,並冒雨鼓勵大家與洪災作鬥爭。秘書見周恩來衣服都淋濕了,忙撐起雨傘。周恩來立即阻止,說:“你看大家不都是一樣在雨裡淋著嗎?”對一位政府總理來說,面對雨中災民,雖然打傘與否只是一件小事,可二者體現出來的為政風格則是迥異的。 

  “平易近民”,必然平等待人,不擺官架子。周恩來一有空就深入群眾中間,親切地詢問百姓冷暖,傾聽群眾心聲。1956年5月6日,周恩來到太原鋼鐵廠視察。當他來到高爐現場時,值班工人史悠國正在忙碌。周恩來熱情地向他伸出了手。史悠國看著自己滿是油污的手,有些不好意思,正在進退為難之時,周恩來和藹可親地笑著說:“小伙子,沒關系,來!”說著便緊緊握住史悠國的手,並親切詢問有關情況。正是這樣的握手,把周恩來以至黨和國家與老百姓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平易近民”,必然勤懇為民,不當官老爺。周恩來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春蠶吐絲的精神兢兢業業,忘我工作。正如鄧小平後來所說的:“周總理是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時間總超過12小時,有時在16小時以上,一生如此。”1966年3月8日凌晨5時29分,河北邢台發生強烈地震。得知地震的消息後,周恩來乘直升機迅速趕往震區,冒著余震的危險,檢查災情,看望受災群眾,指導救災工作。一直忙碌到夜裡,他才在駐邢台部隊的營房裡,與戰士們一起吃了一點烙餅和煮白菜。周恩來始終把自己視為“人民的勤務員”,勤勤懇懇、夜以繼日地工作,甚至在他晚年重病纏身之後也依然如此。1975年3月,周恩來在醫院準備接受手術治療的20天時間內,曾先後會見了讚比亞、圭亞那、新加坡、摩洛哥、斯裡蘭卡的政要或政府代表團,同時還在3月15日主持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此外還處理了許多日常政務。周恩來以重病之軀在手術前保証了政府工作的正常運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