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當日,通往唐山的一條條公路上,煙塵瀰漫,馬達轟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10萬救災部隊從四面八方趕赴唐山。搖晃著鞭狀 天線的電臺車,不時向部隊發出聯絡信號;飄揚著紅十字旗的衛生車上,各醫療隊正緊急部署搶救工作;無數輛滿載士兵的解放牌卡車,此起彼伏地鳴響急促的車 笛,在泥洼不平的公路上連成了一條條長龍。
猶如面臨著一場戰爭,抗震救災面臨的是一場山崩地裂的戰爭,一場屍橫遍野的戰爭,一場自然和人的戰爭。
任何一個當時參加過抗震救災的軍人,至今都沒有忘記“7•28”那一天的強烈感受:一支支救災隊伍仿佛是在敵方實施原子彈突襲後,正以最快的速度向被摧毀的城市開進。倉促、混亂,火急火燎……
當十萬大軍還在公路上奔行時候,唐山在痙攣,在疼痛,在甦醒。
地震當日上午11:30分,北京軍區某坦克師官兵進入唐山地震災區,接著其他部隊也陸續進入了市區,他們都被眼前的地震悲慘情景所震驚。
人民子弟兵不顧行軍的疲勞,米水未進,立即投入搶救遇難市民的戰鬥。由於對災情估計不足, 行動匆忙,許多部隊是徒手而來,有的只帶了簡單工具,在吊車沒到之前,他們主要憑著鐵鍬、鐵棍等工具進行扒挖,有的甚至徒手而戰。他們不顧頻繁的余震,攀 危樓、鑽險洞,哪有呼救聲就衝向哪……
“飛機”,“飛機!”正當唐山的一寸寸土地被血與淚浸透的時候,這呼聲引起多少雙眼睛透過濃雲重霧向天空望去——果然,一架銀白色的“伊爾——14”運輸機衝出雲層仿佛在向人群致意。
黨中央的慰問電開始像雪片似的飛落下來,人們紛紛爭搶著。很多人還特意爬到樹上去取那些挂在樹上的,好像這就是生存的依靠,這就是無價之寶…… 7月28日上午那個令人終生難忘的時刻,對於絕大多數唐山人來說,這是他們見到的第一個來自外界的親人。它帶來了全國人民對災區人民的無限關懷和問候,也 帶來了廢墟上的希望之光!
唐山大地震後,不僅直接造成人員傷亡,而且也摧毀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倖存者面臨著饑餓、風雨和疾病的折磨。各級党委遵照毛澤東和黨中央 的指示,由全國各地趕制的烙餅、餅乾、麵包等熟食也迅速空投到災區,之後,各種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運抵唐山……這天上午,唐山機場第十雷達連一早就接到上級 “確保空勤安全”的命令。官兵們只好突擊搶修雷達,剩下的人全力投入戰鬥。雷達很快就修好了,坐在這個在抗美援朝年代還算最先進的操縱機旁,優秀的操縱員 高岩,卻被熒光屏越來越多的密密麻麻的月牙形小白點晃了花了眼。“61:031.010”、“65:110.158”、“69:090.140”他拼力報 著批次,但耳邊卻不時傳來報務員的哀求聲:“慢點,再慢點,我實在發不了這麼快!”的確,平時只為2、3架飛機導航的設備,怎麼能應付得了這突然飛來的幾 百架滿載救災物資的飛機啊!可是救災如救火,刻不容緩啊!自7月28日至8月12日的半個月裏,中國空軍的英雄們硬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創造了近代飛行史上 的奇跡。雷達靠不住了,機場跑道邊的指揮塔臺上,地面指揮員就靠目測、口報來引導飛機起落。他們2人一班,手拿無線電送話器,一人盯住跑道東邊,負責飛機 起飛;一人盯住跑道西頭,安排飛機降落。往往是天空中盤旋著好幾架大型運輸機,急等著降落的指令,跑道邊上,又同樣停著幾架匆匆卸完貨的飛機等待指令飛 走。起落間隔最短時,僅僅10幾秒鐘。十幾秒啊,簡直就是眨眨眼的工夫。在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用最先進的設備,還一個空難接著一個空難,而在這小小 的唐山機場,在大地震後裂出道道深縫的跑道上,竟沒有出一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差錯。正是他們,在危急時刻鋪平了一條救死扶傷的道路,鋪平了一條向唐山源源 不斷地輸送救災物資的道路。幾天后,空軍司令部又調來幾個雷達連在這裡組織起嚴密的空中巨網,唐山機場才算結束了它成立以來最繁忙的指揮任務。據統計,共 有2885架次飛機在唐山機場起飛降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