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艾青提名諾貝爾獎始末:外國作家上書胡耀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5 10:27:40  


 
  胡喬木為艾青“鳴不平” 

  胡喬木給胡耀邦的信只標了月日,沒有年份。高瑛女士推斷是1985年,筆者推斷是1984年。5月9日鄧友梅既然已經說巴金和艾青為候選人,作為鄧的上司的胡喬木怎麼可能到了8月15日還在向黨的最高領導“提議提出巴金、艾青兩人作為我們的代替人選”?這不符合程式和邏輯。事實上,雙人選正是8月18日胡耀邦等最高領導在開會時討論的結果。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1985年5月之前,或者甚至早在1984年,諾獎委員會曾數次來函徵求中國作家協會的意見,要作協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一開始中國定的候選人可能就巴金一個人。1984年,戈麥斯向諾獎委員會提名艾青。中國得知消息後,上層非常重視,經過胡喬木和胡耀邦等的討論決議,將候選人名單擴展為兩人。如果以艾青直接取代巴金,是對巴金的不敬和傷害;且不說,當時巴金貴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長等,他本身在文壇的資歷也比艾青早一個年代呢。

  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其實是在美的華人作家組成的一個提名機構)曾推選巴金角逐西元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他們雖然與中國作家協會關係比較密切,有時還遙相呼應;但由於官方的保密工作一向做得紮實,他們未必知道巴金早在1980年代中期就獲中共中央提名諾獎候選人的事兒。 

  胡喬木對艾青的賞識肇端於1940年代,而且可能是受了毛澤東的影響。現存的1944年5月27日毛澤東致胡喬木函,提及艾青《秧歌劇的形式》一文:

  喬木:

  此文寫得很切實、生動,反映了與具體解決了年來秧歌劇的情況和問題,除報上發表外,可印成小冊,可起教本的作用。最好把文尾附注移至文前,並稍為擴充幾句,請與作者商酌。

  毛澤東

  5月27日

  胡喬木把毛澤東的意見轉告給了艾青,並幫助艾青修改了文稿。“對艾青也公道些”云云顯示了胡喬木在為艾青鳴不平,作為一名來自解放區的作家,艾青在解放後所受的待遇並不高,在文學界他的地位尚可:中國作協副主席和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副會長。但在政治界,他只是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或許,在胡喬木看來,以“艾青在藝術上的成就和他在國際文藝界的聲譽”而論,他理應得到更好的安排。艾青雖然在延安呆過,但與胡喬木關係並不密切,胡喬木與艾青和巴金兩人的關係都不近不遠,他的態度應該說還是不偏不倚。(來源:揚子晚報 據:中華讀書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