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抗日戰爭中為何“漢奸”衆多?(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8 10:10:27  


審判漢奸
 
  二、政治腐敗造成嚴重社會矛盾是漢奸產生的社會原因

  抗戰時期蔣介石實行獨裁統治,吏治腐敗,人民生活水平極端低下,引起嚴重的社會矛盾。這造成社會離心力的加劇,使政府缺乏親合力和號召力,為漢奸思想的流行打開了通道。此是抗戰時期漢奸大量產生的又一個原因。如陳璧君公開宣稱“抗戰就是為蔣介石一具人殉葬 ”。而部分民衆國家意識淡漠,他們只有一家一姓,沒有國家民族。一些人或為錢財,或為利欲,或為怨恨,而忘卻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賣國求榮,賣身投敵。如淞滬抗戰中,日軍軍曹山田武一洋洋得意地描述了他所從事的間諜活動:“從我們對主人家以及當地的居民的觀察來看,他們對現政權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他們常常說這樣的話,盧永祥時代我們要吃飯,孫傳芳時代我們要吃飯,蔣介石時代我們還是要吃飯,日本人來了我們仍然這樣”。

  一位英國僑民柯林斯寫道:“由於政府的無力,或者說是庸碌和腐敗,造成了巨大的社會矛盾,中國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讓老百姓責難的,也許漢奸們正是利用這種普遍的不滿為他們的行為作出辯解的理由。”這位外國僑民的話出可以從側面印證當時社會矛盾之深是致使漢奸大量出現的重要因素。

  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落後,人們生活水平的極端貧困對漢奸的形成有重要影響。近代以來,中國現代進程曲折遲滯,農村地區土地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在城市,內外交困之下工商業發展凋弊,就業機會太少,人口就業壓力大。由於上述原因,很多下層漢奸迫於生計,而不得不為日軍服務。如淞滬戰場我軍右路軍總指揮張發奎親口告訴郭沫若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一個17歲的漢奸交待了他所知道的漢奸組織,他說:‘敵人總是用大漢奸收買小漢奸,有的可得100塊、200塊、10塊或者50塊,好像包工式的,然後由他們分錢給小漢奸,雖則他是為了3塊錢去做漢奸的,但也有12、 13歲作漢奸的女孩子,只能得到5角或1塊。’張發奎聽了連連嘆息,心情十分沉重。”中國的老百姓窮困到如此地步,以至不得不去做漢奸來維持生計,痛恨之餘,更讓人感到痛心。由於舊中國老百姓生活極端貧困,很多人不得不靠做偽軍來謀生。如汪偽政權的日籍顧問影佐禎昭為籠絡偽軍的意見書上記載:“一、綏靖部隊並警察駐屯於都邑者希望其給養能每人每月二十五元,陰歷正月請主席平均賞給每人五元於人心收攬上可生甚多之效果。”這些薪金在當時足以讓偽軍士兵養家糊口,吸引了大量的下層民衆去做偽軍謀生。

  更多的下層漢奸是社會上的無業游民,如流氓、無賴、兵痞、土匪、失意軍人等。據一份調查記錄報告,“在河北滿縣,被某鋤奸隊打上名單者,共有18人,其中無業者為10人占總數56%,商人、工人占11%。在無業者10人中,他們均為赤貧。華北屢遭戰禍,天災也時有發生,加之地方保甲勒索漁肉,土地高度集中,破產者甚多,遂產生對社會不滿情緒,有些人在落水前,已有打劫、偷摸之前科。”

  另外還有部分下層漢奸是因被汪偽政權抓去被迫做了漢奸。如當時汪偽軍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警衛三師其兵員“由從安徽、河南、山東等地抓來的壯丁和從偽軍別的部隊中挑選的士兵組成。”

  三、文化教育的失誤是漢奸產生的深層原因

  五四以來全盤否定傳統,但又沒有建立起一種新的文化,外來文化的衝擊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使當時中國人的思想意識及道德觀念出現某種程度的混亂,漢奸思想意識的流行與此也有一定的關係。英國僑民柯爾斯曾這樣描述上海一帶居民的生活,“這里商業已經進入了繁榮的階段,金錢的魔力已經顯示出作用,老派人士常常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句話批評當今許多人的行為,就像英國工業革命以後,道德品質,出現了一種普遍的淪喪和墮落。”關於日本人收買漢奸的手段,柯林斯感到驚訝,“他們就像到市場採購物品那樣隨便和容易,發現合適的目標後,就想法接近獵物,赤裸裸地用金錢勾引。”

  國民黨統治時期,在三民主義的旗號下,蔣介石進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盤復古運動。以其為首的國民黨最高當局,公開宣揚傳統封建倫理道德。胡漢民曾一針見血的揭示了蔣介石鼓吹傳統道德的真正目的。他指出:“一部分人拋開了三民主義,目的只是在愚民。”他痛斥這是三民主義的“流氓化”。蔣介石政府推行的黨化教育是國民黨的政治專制主義和文化復古主義的混種。由於固守傳統,拒絕全面的社會改革,國民黨的官方意識形成就只能成為空洞的口號和說教,無法獲得全國各階層人民的認同,根本不能成為民族的精神凝聚中心。這導致部分中國人化為一盤散沙,缺乏向心力。“獨立自主的,能被社會成員在政治上、文化上高度認同的現代民族國家始終未能建立。”這是漢奸大量產生的深層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