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抗戰勝利後 中國為何最終沒有派軍駐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6 10:03:23  


 
  其次,再從外部的環境來看,當日本戰敗的時候,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誠然,羅斯福曾經講過上訴那番話,但事出有因,因為當時他曾設想用中國來作為進攻日本的基地。1943年2月,羅斯福即宣布“無意花費漫長的時間,在遼闊的太平洋上逐島緩慢地進攻”,他估計“如果從南方進軍,每個月只能攻占一個島嶼,估計50年左右才能達到日本。”“中國大陸作為強大美國空軍的基地比海基更有效。”也就是說,美國還需要中國的大力支持,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擊敗日本。這顯示出當時美國把對日本作戰的難度估計得過高,既然離不開中國的協助,那麼就有必要對中國作出一些善意的回報。但隨著羅斯福在1945年4月突然辭世,副總統杜魯門的倉促上任,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已經易人,誠然,此時的美國對外政策會出現一些與其前任不同的地方。但如果將日後中國未能主導對日占領的原因歸結於羅斯福的去世,並為此而深感惋惜的話,那就未免太書生氣了。

  作為一國元首,首先考慮的是本國的利益,即使是在衆人眼中對華頗為友好的羅斯福總統,在爭取蘇聯參戰的《雅爾塔協定》上,與蘇聯達成維持外蒙古現狀,大連商港國際化保障蘇聯優越權等出賣中國利益的交易。事實上太平洋戰場的形勢比原來的估計要順利得多,中國的作用也就相對降低了許多。而且,當時羅斯福對蔣介石的所謂“主導對日占領事務”,也僅僅是一種口頭允諾,並非書面形式的條約、協定。在國際關係中,條約、協定尚且充滿變數的情況下,這種口頭承諾顯然不必去當真了。更重要的是,戰後美蘇利益衝突日益加深,在聯合抗擊德國、日本的合作道路上,處於共同利益的需要,蘇美尚能並肩作戰,發揚“國際主義精神 ”。一旦共同的敵人消失,美蘇之間的矛盾就難以再掩蓋下去。首先,表現在對德國的占領問題上,由於攻占德國時,蘇聯及美、英、法各自占領了柏林市及整個德國的不同地區。處於意識形態的相互對立及利益之爭,造成日後的德國分裂局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歐洲。因此,繼任杜魯門說“我們希望把日本置於代表盟國的美國指揮官的控制之下,”“我決定,對日本的占領不能重蹈德國的覆轍。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劃分占領區,我不想給俄國人以任何機會,在讓他們像在德國和奧地利那樣去行動。”美國已經下決心單獨占領日本,此時,即使中國有心去主導對日事物,也已不再可能。1945年8月13日,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盟軍最高統帥,全權處理對日占領事物。8月30日—9月6日,46萬美軍以“盟軍”名義陸續駐進並單獨占領了日本。至此,大局已定。

  這些因素導致蔣介石對派兵駐日一事愈加消極。很明顯,中國充其量只是在美國統領下的一個協助美國去進行軍事占領的小角色,勢必受制於人,和英聯邦的新西蘭、印度、澳大利亞一樣,沒有實際的利益可得。蔣介石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在美國最初提出讓中國派出10個陸軍師及一定數量空軍(總計約在10萬人左右)的要求時,蔣雖立即應允,但將數量減少至3個陸軍師。繼而,美方又提議中國應至少派遣5萬人,蔣又以中國抗戰損失過大,後勤供給困難為由,繼續與美國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達成只派駐1個師的協議。這樣駐軍數量就由最初美方設想的10萬人減少到了1萬人。美方的的考慮是:在不影響其獨占日本的前提下,讓中國盡可能多派軍隊以減輕美軍的負擔。二戰結束後,留駐在日本的數萬美軍歸心似箭,然而,他們回國去與家人團聚的願望卻遲遲得不到滿足。於是,軍心開始浮動,1946年1月,駐太平洋美軍舉行了大規模集會,要求儘快回國。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不得不予以安撫,來穩定軍心。如果蔣介石派出較多數量的軍隊來替代美軍駐防,顯然會大大減輕美國政府所面臨的這種來自軍方的壓力。而中方的考慮則是:自抗戰結束以來,國內形勢愈加嚴峻,國、共兩軍的比例已由 18.88:1降為4.5:1,國民黨軍隊人員數量上的優勢在不斷降低。既然要繼續剿共,以蔣介石以往的經驗,沒有絕對數量上的優勢是很難實現他的既定目標。面對此種形勢,委實讓蔣介石不願再多派軍隊去參加這麼一個僅具象徵意義的占領行動。

  於是,當六十七師遭殲滅之後,蔣介石便以內戰吃緊無力派兵為由,以博得美方的理解與同情。後來的事實也表明,國民黨在內戰的連連失敗,導致美國對蔣介石日漸失去信心,不再指望國民黨政府在駐日問題,以及充當美國亞洲代理人的問題上能有什麼作為。這樣,雙方就漸漸達成了一種默契,彼此心照不宣。直至 1946年11月5日,國民黨政府正式向美國提出終止執行派遣駐日占領計劃,至此,中國派兵駐日一事終成泡影。

  此外,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即“文化”的因素。衆所周知,中國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在元代曾經發起過大規模對外侵略戰爭,除此之外,一直安於固土守疆,缺乏開拓意識。這種民族“固疾”也是導致近代以來,中國落後挨打的一個重要原因。抗戰結束不久,蔣介石在廣播演說中即已宣告“吾人應以寬大為懷,勿以戰勝者自居”。也就是說,讓日本人自己去決定日本的未來,中國國民黨政府無意義去進行干預。只是在美國的再三要求下,蔣介石不得不象徵地派出一個師準備參與其中,實際上僅僅是出於給美國人一個面子而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統一的、自強的中國才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一個貧弱的國家沒有外交,“利己原則”是國際關係中的不變法則,靠誰終究不如靠自己,這個世界相信的是“實力”;一個分裂的國家只能勾起他國的“窺竊”之欲,給自身帶來災患。中國軍隊沒能踏上日本領土,一雪民族之恥,固然遺憾。但更重要的是:以此為鑒,走好今後的路,才是回顧這件往事的意義所在。(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