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13日電/國民黨在“立法院”擁有絕對優勢席次,卻無力主導政治議題,面對李慶安案政治危機,拖泥帶水,“立院”多數黨的戰力還不如在野黨。國民黨從在野轉換為執政,立法部門空間反被博士“內閣”壓縮,無奈配合行政部門,綁手綁腳,政府施政績效差,反過來拖累立法部門。
聯合晚報今天特稿指出,單一席次新“立院”的第一年過去了,兩個會期以來,當年力主席次減半的民進黨,從“立委”、“總統”選舉一路大輸,沒有反省民意趨向,擺出一副耍賴作風,在“立法院”處處打鬧。國民黨竟也毫無擔當,文不能,武不敵,不能戰,也不能和,提不出論述,更解決不了爭議,任令民進黨予取予求,軟弱的執政黨,有虧人民期待。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沒有拋棄偽善的本土化政治路線,民進黨政府許多問題官員,依舊各安其位,因為政府刻意營造本土親善與仁厚假象,用人偏重本土出身,其次才德,施政自然難以達到預期。
領導人不能給國民寬宏國際視野,當台灣面對外交、兩岸問題,只能受制於民進黨操弄民粹,台灣在國民黨全面執政下,依舊無法擺脫第三世界的落後形象。
國民黨唯一的魄力展現,是“立委”將行政部門刻意隱匿的陳水扁洗錢案一舉掀開,逼迫馬政府認真處理。但是面對李慶安案,國民黨立法與行政部門躲這怕那,不能明快果決,拖拖拉拉,嚴重傷害政黨聲譽,這豈是全面執政的政黨該有的表現。
表面上,國民黨在“國會”有絕對優勢席次,但戰力反小,影響立法成效。只能在行使人事同意權時發揮效果,面對法案、政治議題論述,處處受制民進黨,小黨反而有大黨聲勢,大黨拿不出氣魄,主導政局,不能回應選舉時與人民的約定。台灣政局要能耳目一新,只能期待“立委”與官員都能擺脫過去八年的陳腐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