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二戰後 日本上演十多位“天皇”爭位大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5 09:12:11  


 
  1392年,室町幕府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致函南朝後龜山天皇,要求南北朝統一,條件是將象徵皇權的三神器(鏡、玉、劍)和皇位讓給北朝,今後皇位由皇室兩派交替繼承。同年,後龜山天皇答應了足利義滿的條件,返回京都將神器交給了北朝的後小鬆天皇,至此,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對峙基本結束。

  南北朝統一後,足利義滿卻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後龜山天皇大呼上當。1410年,後龜山天皇逃出京都重建南朝,史稱後南朝。為重奪皇位,南朝天皇的子孫不斷進行鬥爭,持續了一個世紀左右,無奈大勢已去,於事無補。此後,日本天皇均出自北朝天皇后裔。

  麥克阿瑟改主意,裕仁保住皇位

  雖然天皇正統之爭夾雜著諸多歷史恩怨,但戰後一下子跳出熊澤等十幾位“天皇”,這背後也有美國人的“一臂之力”。

  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在美軍的強大壓力下發布《人格宣言》,第一次向全國申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給一向視天皇為“現人神”的日本國民以巨大衝擊。兩周後,美國《星條報》便緊接著抬出“熊澤天皇”,此舉無疑是趁熱打鐵,推動“化神為人”的運動,也是利用南朝後裔向裕仁施壓,迫使其俯首帖耳,順從地貫徹執行美國的占領政策。

  麥克阿瑟在剛踏上日本土地時,曾想嚴懲日本、審判天皇,以報在菲律賓戰敗的“一箭之仇”,履行他“不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死不瞑目!”的誓言。可是,當麥克阿瑟來到日本後,看到各地負隅頑抗的日軍在天皇的命令下迅速解除了武裝,他意識到“天皇是勝過20個機械化師團的力量”,萌生了利用天皇進行間接統治的想法。

  於是,麥克阿瑟決定不再更換天皇,而要極力維護裕仁和日本的天皇制度。1945年9月27日,裕仁親自登門拜訪麥克阿瑟,會見結束後,麥克阿瑟立即致電杜魯門總統,建議美國政府“不能把裕仁作為戰犯逮捕”。在麥克阿瑟的積極活動下,美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1945年12月初,盟軍最高司令部國際檢察局局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首席檢察官基南動身前往日本,在飛機即將起飛時,一封杜魯門總統的信交到他手裡,指示他不得對裕仁和皇室任何成員起訴。然而,在二戰中深受日本之害的盟國們並不領情,澳大利亞等國提出了包括天皇在內的日本主要戰犯名單,讓美國政府大為惱火。美國政府一面游說盟國不要起訴天皇,一面向麥克阿瑟發出秘密指示:“日本國民顯然是支持天皇制的。對天皇制的直接攻擊會削弱民主勢力而加強共產主義和軍國主義這兩種極端勢力。故此命令總司令官暗中協助擴大天皇的聲望,並促使其化神為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