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取煙方式一直堅持了很多年。但這樣取煙,畢竟不是很方便。發生在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讓中央籠罩了一層緊張氣氛。其間,毛澤東身邊的各項事務防範更加嚴格,有關人員做事比平時更趨謹慎。由是反思到毛澤東所抽雪茄煙一事,萬一有人搗亂,後果不堪想像,畢竟從什邡來的煙經手太多、運轉時間長,這些都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於是,在“九.一三事件”過後不久,從什邡取煙的工作暫告一段落。毛澤東不得不重新抽起了“中華”牌來。但抽貫了什邡雪茄了,不免有些掛欠。於是,中辦準備派人學習制煙技術,直接為毛澤東服務。經過認真權衡,最終也選定了人選,他們是中央辦公廳的孟景雲、北京煙廠的孫正興兩名幹部以及從煙廠抽來的兩名老工人。他們去什邡學習,但學了好長時間,實在是太難了,學不會。做出的煙也沒有那種味道。為此,北京市委召開會議,會上有人提議:“請四川師傅來北京做煙。”決定下來後,甑選工作在什邡煙廠嚴格且秘密地進行著,最後選中了黃炳福、薑躍秀、劉宗貴、範國榮等幾位廠裡的技術骨幹。於是,研製小組成立了,研製小組的名義是“一三二小組”。時間是1972年的3月。幾位四川師傅都舉家遷至首都北京,為了保密,選擇了僻靜的南長街八十號作為生產場地,這是一個相對很隱密的地方,既方便,又安全。當時北京市公安局提出了“三保”要求,即“保安全、保質量、保數量”。
“一三二”雪茄煙的特別之處有兩點:一是煙葉的特別,二是手工卷制技術的精湛。所謂煙葉特別,是說在天府之國新都縣的獨橋河兩岸有200畝油沙地,這裡生產的煙葉有柳煙和毛煙兩種,柳煙味淡而純,毛煙味濃而重。兩種煙葉在燃盡後均不落灰,煙灰呈白色,抽吸時喉嚨處可感到絲絲涼意。煙支長時間擱置不會熄滅,只要再抽一口便會繼續燃燒。其每年產量最多不過20擔(2000斤)。“一三二小組”所用的正是這種煙葉。
這個稱之為“一三二”的小組名字看起來很是神秘,其實,也就是兩種煙的型號,即十三號和二號,簡稱就成了“一三.二”小組了。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此後,華國鋒、李先念、姚依林以及幾位民主黨派的主席、副主席也接著抽著“一三”號雪茄煙。但畢竟這是毛澤東獨家抽的煙,在那個時代其他人要抽這種煙,多少得掂量一下自己。這樣,對雪茄的需求量也就明顯減少,國家領導人都改抽紙煙,到年底,“一三二”就停止生產了,隨後“小組”正式宣布解散。
當然,有這麼多人為毛澤東服務,作為服務人員,他們都是感到幸福的。毛澤東自己對一個廚師說過:“你們為我服務,我為人民服務。”(來源: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