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後,美國國務院辦公室裡,負責政策計劃的新主任羅斯濤要求軍事專家羅伯特.約翰遜再仔細研究一下武力破壞中國原子彈研製計劃的可行性,並擬訂出具體的行動計劃。
約翰遜受命後便開始擬訂具體的破壞行動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破壞行動計劃終於擬訂出來了。它主要包括四種選擇:
1、美國實施公開的常規空中轟炸;
2、國民黨軍隊實施空中轟炸;
3、秘密的地面襲擊,主要由派遣到中國的間諜進行;
4、空投100名國民黨軍隊的特種兵進行破壞。
計劃很快擬訂出來了。然而,羅伯特.約翰遜卻始終覺得這計劃容易擬訂,卻難以付諸實施。因為他認為,這種破壞行動畢竟是一個國家(美國)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的破壞,或者是一個國家操縱台灣國民黨軍隊對中國大陸的破壞,一且中國發現美國破壞的證據,美國會在全世界面前受到譴責,美國的外交會陷入被動的困境。再說,蘇聯也不同意與美國聯手合作,甚至連默認都不可能,這樣,美國的行動將顯得相當孤立。更何況,經約翰遜對中國的情況再次進行反覆推敲和研究後發現,中國不是那種好戰的國家,即使研製成功原子彈,中國政府也會謹慎行事,不會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令人害怕。總而言之,如果美國對中國原子彈計劃貿然採取軍事行動,美國會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或者要冒極高的軍事風險!破壞行動被暫時擱置了。
美蘇再次秘密接觸
在破壞行動被暫時擱置之後,美國的主要目標轉向了中國原子彈爆炸的時間,他們動用一切偵察手段對我國的核試驗基地進行偵察、監控,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搞清我國原子彈爆炸的確切時間。因為美國人認為,在中國進行原子彈爆炸前,美國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即將進行原子彈爆炸的消息,這樣,可以從心理上減緩中國原子彈帶來的巨大衝擊,讓中國周邊的美國盟友相信美國一直在關注著中國的核問題。然而就在美國國務院還在準備有關中國原子彈即將爆炸的聲明時,9月15日,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接替總統的林德.約翰遜還是不甘心我國成功地爆炸原子彈,還在試圖做最後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