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9日電/加州聖地牙哥有一套從未公開的台灣要人日記,記載台灣戒嚴時期官方偵辦每一大案、重案的細節。史料價值不遜於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蔣介石日記”。
這些日記的作者,就是已故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李立柏中將(1903-1974)。
據聯合報報導,“蔣介石日記”被海內外研究台灣現代史以及中美、中日與兩岸關係的專家認為具有重大史料價值。而根據李立柏日記迄今唯一的讀者,兩岸知名哲學教授陳鼓應認為,李立柏日記是“堪與蔣公日記媲美的歷史文獻”。
全20餘冊 內幕觸目驚心
從台灣到美國聖地牙哥探親的陳鼓應指出,李立柏1949年隨國民政府撤退台灣後,長期擔任警總副司令,是最高情治首長之一。從1950年代的吳石案、孫立人案到1960年代的雷震案、柏楊“大力水手”案,無役不與,對情況之掌握,可說無人能及。
曾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擔任教授的陳鼓應,與李立柏後人的關係非比尋常,故得以一星期時間,借閱這位將軍的20多冊日記。因為卷帙浩繁,他以各大事件為綱,精讀事發前後各一個月的部分,果然看到許多觸目驚心的內幕。如1960年的雷震案,在雷震被捕前一個月的李立柏日記中,就有蔣經國授意警總懲辦其人、成立“田雨專案組”(“田雨”即“雷”字)等記載,還有蔣公“殷殷垂詢”的過程。
對照蔣日記 印證台灣歷史
與蔣介石日記全是毛筆小楷不同,李立柏日記係以鋼筆寫成。所用的日記簿除最初兩、三本外,均是大小、厚薄完全一致的32開標準本。早年留學日本的李立柏雖然畢生戎馬,卻寫得一手好字,廿多年一絲不苟,令人讚歎。陳鼓應說,讀罷李立柏的日記,他對當代台灣諸般大事的記憶得到印證或澄清,片段的印象終能透過權威資料予以連綴。
陳鼓應認為,蔣介石日記反映的是最高當局的決策經過與宏觀戰略考量,記載較為簡略;李立柏日記則詳述每宗個案的偵辦始末,折射出威權時代的刀光劍影,彷彿每一頁都印上了台灣從風雨飄搖走向穩定安全的足跡。兩套日記關注的事項層級不盡相同,但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與可讀性。
子李本唐保管 至今不敢翻
李立柏日記目前由作者之子、聖地牙哥中華會館前主席李本唐保管。對父親留下的這套文獻,李本唐常懷敬畏之心,雖曾借與陳鼓應瀏覽,但他自己卻從未讀過其中任何一冊。他表示,不太敢翻開日記“沉重的封面”,因為明知閱後定會顛覆對台灣許多人與事的印象,打亂自己塵封的記憶。但他也承認,歷史真相終須面對,待他近期忙完搬家事宜,應會坐下來認真捧讀。
陳鼓應建議李本唐,將父親的日記交由聯合報系在美國的“世界日報”連載或選載,讓走過“白色恐怖”的台灣民眾瞭解那些歲月的秘密,汲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李本唐對他的建議深表贊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