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觀禮》,曾聯松的詩情噴薄而出: “乘風秋日走燕台,香擁紅旗桂蕊開。巧奪天工遺玉宇,叨陪盛典萃英才。霞帔牛斗留詩去,鎧甲山河入畫來。更喜月明燕趙夜,高歌萬戶一新醅。”
曾聯松從北京返回上海,就上班工作去了。沒有到處活動去展示自己,更沒有開大會去宣講什麼功績。他覺得為新中國盡了一份心意,履行了一個公民職責,是應該的。他沒想到後來,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時,他再次應邀去北京參加慶祝活動。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一日,他收到一封標有“1137號文件”的公函:
曾聯松先生:
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五百萬元,分別交郵局及人民銀行寄上,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並致深切的敬意,收到後即希見復。
此致
敬禮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一日
五百萬元,“萬元”是當時舊幣的單位。一九五五年實行新幣後,舊幣和新幣的比價為一萬元舊幣換一元新幣。當時的五百萬元相當於一個熟練技術工人一年的工資。
曾聯松用這筆錢買了一隻瑞士手錶,送給妻子。餘下的錢,全部買了糧食。民以食為天啊!
曾聯松把這封公函珍藏起來。半個世紀過去了,那枚印在已經發黃了的信箋上的公章,依然紅得耀眼。
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曾聯松被邀參加國慶典禮,再次登上了天安門廣場觀禮台。
風展紅旗如畫
曾聯松後來寫了篇文章《我設計五星紅旗》,記述了自己當時的設計過程:
“如何做到既能表達多種特徵,又能體現莊嚴簡潔為主的要求呢?我一進入具體構思,便感到這不是易事。十多天裡,時而浮想聯翩,時而伏案涂畫,廢棄的圖紙有一大堆。我首先著眼于政權特徵,要把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大救星,人民解放軍是革命勝利的保證,廣大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這個意思在國旗上表達出來。為此,我設計以紅色象徵革命;以一顆內含鐮刀斧頭的大五角星象徵共產黨,象徵人民軍隊;以四顆小星代表廣大人民,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每顆小星均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大星引導在前,小星環拱于後,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以五星結構象徵政權特徵的考慮定下以後,接著考慮如何表達中國特徵。為簡潔起見,力求寓意于五星之中。我將五星結體排成橢圓形,像海棠之葉,寓表疆土版圖;四顆小星則兼指四千年歷史和文化;星呈黃色,象徵黃色人種。構思至此,我開始得意起來。
“最後設計五星在旗面上的位置。我剪好大小五顆星,在旗面安排各種佈局,注意大小呼應,疏密相間。當安置到左上方時,頓感全局豁然開朗,眼前星辰金碧輝煌,神州河山遼闊。凝視著這個圖案,我感覺莊嚴而顯華麗,簡明而具氣勢,頓時興奮得手舞足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