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直在思考。接到電報後,毛澤東心中充滿著困惑。他一面平靜地回答斯大林同意訪問推遲到10月底或者11月初,一面毫不掩飾地對身邊的人說:“難道蘇聯如此重視糧食征購工作,要黨中央領導人全面出動?”
後來才知道,斯大林不歡迎毛澤東在這個時候訪問莫斯科,是斯大林怕得罪美、英,擔心中共與蘇共關係太密切會授人以柄。而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已經出了一個鐵托,鐵托的最大特點就是獨立性比較強。
毛澤東也是一個獨立性極強的人。
投鼠忌器。開除鐵托,可能會影響毛澤東。當然,斯大林最大的難言之隱是蘇聯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的關係。在抗日戰爭前期,蘇聯曾經給中國提供了一些援助。但是,蘇聯的援助給了國民黨政府,而很少給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戰勝利前夕,蘇聯從自身利益考慮,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解放戰爭時期,斯大林一方面對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作了悲觀消極的估計,另一方面又受《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約束,雖然他在意識形態上同情中國共產黨,但在行動上不支持中國共產黨,認為“如果打內戰,中華民族就有滅亡的危險”。他勸中共放下武器,參加國民黨政府。而且,蘇聯不斷調整同國民黨政府的關係。據印度駐日大使可拉瓦蒂稱,1947年2月,蘇聯駐華武官羅申(後來為駐華大使)對他說:“蘇聯並不願意中共成功,對於在邊界出現一個龐大的共產黨中國表示憂慮。”可拉瓦蒂的話的可信程度比較高。我們從蘇聯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中可以找到佐證。也可以從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的關係中找到蛛絲馬跡。因此,斯大林採取拖延的辦法來推遲毛澤東訪問蘇聯就比較好理解了。1949年國民黨政府南遷廣州,連美國大使司徒雷登都留在南京,只有蘇聯大使羅申隨同國民黨政府遷到廣州,這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毛澤東所以急於訪蘇,是因為他有許多重大問題要與斯大林商量並向他請教。他對蘇共駐中共聯絡員阿洛夫說,如果在1947年他並不急於去莫斯科,那麼現在,到了1948年,形勢變化了,他想盡快到莫斯科。有許多事要在那裡討論,一些問題要請教,另一些則是涉及到盡可能爭取援助的事。
毛澤東要向經驗豐富的斯大林學習,但是斯大林遲遲不理會,使毛澤東很難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