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人中以粟裕、林彪最年輕,1950年均為43歲。而劉伯承為58歲,彭德懷為52歲,徐向前為49歲。其中劉伯承、徐向前身體狀況也不好。1950年6月間,有人向劉伯承透露,中共中央準備調他進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他聽了之後,表示自己年紀大了,還是去辦學校,搞教育為好。這一件事,中共中央還曾經非正式地徵求過他的意見。他明白,這是中共中央領導人想著要為他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但實事求是地考慮,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總參謀長這個第一線上的重要職務,最好讓年富力強的人去擔任。自己應該另謀所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徐向前在1949年3月的太原前線中,即肋膜炎嚴重複發,連續高燒不退,不得不向中央請求,辭去18兵團的領導職務,作較長時間的休養。1949年6月,徐向前去青島休養,因病沒有出席9月召開的全國政協一次會議。在青島經多方治療,身體未見好轉。頭疼病發作時,疼得在床上打滾,腦蓋骨似乎要炸開一般。並發的嘔吐,使他無法進食。五人中只有彭德懷身體狀況良好,這也是最後決定讓他掛帥的原因之一。
第四,朝鮮戰爭爆發時,野戰軍級的軍事主官中,只有粟裕處於臨戰狀態。他被軍委任命為攻台總指揮,統率近65萬大軍正在做攻台作戰準備。彭德懷於1949年12月後,即率領一野部隊轉入執行清剿殘匪,屯墾戍邊的任務;劉伯承1950年6月率領二野部隊已基本解放西南地區,中共中央準備讓其出任總參謀長;林彪自1950年5月率領四野部隊解放海南島以後,基本上因病在休養。因此,將粟裕轉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擔任入朝部隊的最高指揮員,便於統帥機關能以最快的時間進入戰爭狀態。
同時,東北邊防軍是野戰軍級單位,而粟裕是華東野戰軍(三野)代行司令員戰役指揮職責的副司令員,並於1948年5月因謙讓陳毅,主動放棄擔任野戰軍正職的機會,僅擔任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獨立負責野戰軍的全面工作。因此,由粟裕擔任邊防軍司令員,基本上是部隊主官平調,業務上是相當熟悉的。(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