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區“是進軍華南與進軍西南的基地”,“華中區是新解放的地區,是敵人統治很久遭受敵人嚴重破壞的地區,土匪惡霸國民黨反動派殘餘勢力,成為迅速建立革命秩序的主要障礙。故必須動員全區軍民進行清匪反霸,造成恢復和發展生產,防治水旱災荒,進行社會改革的前提”。
華南區“還在戰爭中”,“迫切的和主要的任務就不能不是發動廣大群眾支援革命戰爭,迅速地解放全華南和全中國”。同時,“華南在歷史上是受帝國主義侵略最早、毒害最深的地方;直至今日,比之於其他地區,華南在經濟和文化生活各方面都受著更多的帝國主義直接間接的干擾與影響”。
因此就總體而言,在軍事上,中共在解放戰爭中雖已獲得勝利,但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國民黨還有上百萬軍隊在西南、華南和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在新解放地區,國民黨潰逃時遺留下的大批殘餘力量與當地惡霸勢力相勾結,以土匪游擊戰爭的方式同中共領導的政權作鬥爭。敗退到台灣的蔣介石集團,以東南沿海島嶼為前沿,以海峽為屏障,建立起反攻大陸的基地,並寄希望於帝國主義對中國內戰的干涉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政治上,新老解放區之間在政權組織形式、政治體制、政策法規等方面多有不同,都帶有草創和試驗的特點,具有明顯的過渡性。
在經濟上,中共面臨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生產萎縮、物價飛漲,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本總量偏枯與官僚資本相對集中並存,城鄉之間與區域之間發展極不平衡.
面對上述情況,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要解決這些難題的最佳選擇就是在已經形成的各中央局、大行政區的基礎上,設立省級以上的大行政區。這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共中央局、分局作為中共中央的派出機構,領導範圍廣闊,可以跨區域協調工作,不僅有效地推動了各地的革命運動,而且還確保了中共中央對全國革命運動集中統一的領導。從1948年春開始,中共又先後採取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規範中央集權和中央局分權的關係,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遷至北平,作為各大戰略區領導核心的中央局、分局也得以調整與加強。華東局隨著大軍南下遷至上海;西北局於1949年5月遷至西安;華北局於1949年2月遷至北平,成立華中局和華南分局(1949年5月,華南分局機關從香港遷往廣東梅縣);1949年7月17日,決定成立西南局以經營大西南;東北局於1948年底遷入沈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