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約旦、沙特兩家王室的請求,台灣當局馬上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台“外交部”認為,約旦和沙特一直是“友邦”,而北也門王室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上對台灣也“積極友善”,因此對他們的要求不好拒絕。台“國防部”也表示贊同,認為出兵不但能促進台灣對外軍事合作,而且可以增加台軍飛行員的戰鬥經驗。但也有人提出,中東局勢十分複雜,如果台方人員的身份一旦暴露,將使台方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
報告打到蔣介石那裡,蔣介石思來想去,最後婉拒了兩國要求台灣立即出兵的建議,但他表示可派人去考察約旦、沙特兩國的空軍情況,為以後的出兵做準備,為此台方還專門制定了一個“天祥計劃”。
借口培訓約旦飛行員,台灣空軍飛進約旦
在婉拒約旦、沙特的要求之後,台“國防部”秘密派遣空軍少將楊紹廉(化名為楊猛)、空軍總部技術考核組長空軍上校冷培澍(化名為冷靜)、第二修補大隊副大隊長空軍上校李文忠(化名為李國強)3人前往約旦考察。這3人都是台空軍的精英,其中冷培澍空中格鬥經驗豐富,曾在1958年與大陸空軍的空戰中,擊傷1架殲-5戰鬥機。他們的任務就是了解約旦、沙特空軍情況以及中東局勢,為以後可能的軍援鋪路。
3人到約旦不久,中東局勢又發生了變化。看到北也門爆發革命,美國坐不住了,為保障其在中東的利益,美國火速向沙特派遣了3個中隊的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有了美國的支持,約旦和沙特也就不再需要台灣方面的幫助了。於是,台灣的“天祥計劃”隨之偃旗息鼓。
儘管“天祥計劃”沒有實施,但它為雙方以後的軍事合作埋下伏筆。約旦、沙特王室一方面對這次“忽悠”台灣心存歉意,一方面也確實在培養飛行員方面有求於台灣。兩國逐漸加強了與台軍方的往來。1966年,約旦空軍代表團訪台,在觀看了台空軍的演練後,約旦人提出了請台灣空軍訓練約旦飛行員的要求。
一開始,為避免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約旦軍事人員多以外交人員或者普通遊客的身份抵達台灣,進入台軍基地秘密培訓。這種訓練方式固然可以保密,但台灣是個面積狹小的海島,與中東地區大面積沙漠戈壁的地形截然不同,接受訓練的約旦飛行員回國後不得不重新適應國內的環境,訓練效果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於是,在約旦政府的一再要求下,1974年台灣空軍派出兩名空軍上校前往約旦擔任軍事顧問和高級戰術教官。第二年,台軍又派遣一個軍事教練小組奔赴約旦,進行戰鬥機基本戰術訓練教學,同時地勤人員也陸續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