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俘營中走出來的戴高樂最強烈的心理感受是恥辱!更為重要的是他把個人的恥辱與國家的恥辱聯繫在一起。這個酷愛歷史學的軍人,從德國與法國的歷史中預感到,現在被《凡爾賽和約》鎖住的德國虎,只是在暫時休整。他特別贊同法國元帥福煦對時局的評價:“這不是和平,這只不過是20年的休戰期!”他知道德國遲早會復仇。為了讓法國不再像普法戰爭那樣遭受割疆裂土的失敗恥辱,為了不讓法國軍人再成為德軍戰俘營的“客人”,法國必須時刻保持對德國的戰略優勢。
法國是一個大陸國家,缺乏天然的安全屏障,這就要求法國必須保持一支數量較大的武裝力量。可是,要想擁有一支數量較大的武裝力量,前提是有充足的兵源。然而,在對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人口進行調查分析後,戴高樂大吃一驚。他發現法國人口的下降速度大大快於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每年出生人口83萬,而到20年代後期,年出生人口僅為62萬。一個世紀前,法國人口占歐洲總人口的1/6,而此時則僅占歐洲總人口的1/16。
於是,他得出結論:在軍隊數量上,法國無法取得對德國的優勢。數量上的劣勢必須以武器裝備和作戰樣式上的優勢來彌補。於是,他提出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快速的、能突擊的、數量少卻質量精的軍隊。
為了使自己的新思想立得住腳,他到處進行考察與求證。他曾專門跑到總部調查法軍建設的有關情況。通過調查,戴高樂發現法軍中的保守思想遠遠比他想象的嚴重。法軍最高統帥部根本不願意吸取任何關於廣泛和獨立使用坦克的建議。戴高樂因此吃過幾次閉門羹。法軍還在執行1921年由貝當元帥主持制定的《作戰條例》,這個條例明確規定:步兵是主要突擊力量,在發起進攻前,由炮兵先進行射擊,爾後坦克和飛機給予支援;坦克只是步兵的支援力量。
這個條例就是法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戰術!
戴高樂心裡非常著急,他不想再拖延自己新思想的實施,因為他認為戰爭迫在眉睫。這時,他已意識到,通過正常渠道讓軍方上層接受自己的思想簡直太幼稚了,於是,他決定公開向社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1933年5月10日,戴高樂在法國一本名叫《政治與議會評論》的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建立職業軍》。他原本打算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軍內外轟動,不料,結果卻如同雪花落水無聲無息。這時,他的朋友善意地勸告他,不要再這樣執著,這樣做費力不討好。
戴高樂說:“不,我決不放棄,因為這是我的使命!”
朋友不以為然:“使命?使命有前程大嗎?官運就是前程!你再這樣下去,開罪了他們,就會連吃飯的飯桌都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