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伊芭迪(2003年)
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和美國是親密盟友。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美伊兩國關係惡化。1980年4 月,美伊斷交。其後,美國對伊朗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伊朗總統哈塔米上台後,推行相對溫和政策,美國適當放寬了對伊朗的制裁,改奉“遏制+接觸”策略,欲通過鼓勵伊朗“民主化”進程促其“和平演變”,但伊朗並不買賬。進入新世紀,尤其是小布什入主白宮後,首次發表《國情咨文》就把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國家之一,視伊朗為心腹大患。隨後,美國對伊朗採取各種策略,通過龐大宣傳攻勢,以壓促變,支持伊朗國內所謂“民主”勢力,期待“堡壘從內部攻破”。
席琳.伊芭迪(1947年—),伊朗作家、律師。畢業於德黑蘭大學法律系,是伊朗歷史上第一位女法官。1975年—1979年任德黑蘭法院院長。2001年因“多年來堅持不懈爭取伊朗人權與民主”而獲得挪威的“拉法托獎”,並多次得到人權觀察及國際特赦組織的推崇和鼓吹。
按照諾貝爾先生的遺囑,諾貝爾和平獎應該授予那些“為促進民族和睦,增進各國友誼,推動裁軍以及為召開和宣傳和平會議而努力的人”,然而,這些美好的設想經受不住嚴峻政治現實的碰撞。比起宣揚和平,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更熱衷於干涉別國內政,推銷西方意識形態,已經完全淪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不符合他們標準的政權進行“和平演變”的政治工具,甚至在分裂主權國家方面推波助瀾。(來源: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