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編輯魯靜就是這樣被選中的。她是歷史學博士,在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室等多個部門工作了十多年。2007年11月,她被借調到“朱辦”(朱鎔基同志辦公室的簡稱),參與第一階段編輯工作。任超介紹她“這幾年一直在該書編輯組負責”。
翻開《朱鎔基講話實錄》,《編輯說明》裡介紹了參與編輯工作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成員。除魯靜和另外一名編輯外,其他人均在經濟學領域有不同建樹。他們的工作是高度細致嚴謹的——既然是“講話實錄”,所有資料都來自朱鎔基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總理期間的重要講話、談話、信件、批語。用黃書元社長的話說,“這幾本書是講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所以,搜集和整理的對象,主要是朱鎔基出席重要會議和到地方、部門考察調研的會議視頻、講話錄音、現場速記等。一遍遍看錄像,一遍遍聽錄音,把他說過的話一字不漏地整理下來,僅此一項工作,就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全部形成文字後,總字數多達1500多萬字。
魯靜告訴記者:“在這1500多萬字裡挑選文章,如何取舍,是這4年中最棘手、最難解決的事。因為每篇講話都體現了實字和真字。”朱鎔基給工作人員確定了一個挑選原則:凡是重複的、已公開發表的、別人代筆起草的,一律不收。據此,魯靜等人開始了漫長的整理過程。“背後的辛苦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加班加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為了核對一個人名、地名或者一個數字,經常要到處查資料、詢問當事人或有關部門,花費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
不僅是編輯們看,當時年近八旬的朱鎔基自己也非常認真地看。如今,回顧這段浩大的資料整理過程,魯靜覺得,能親身參與其中,將朱鎔基總理思想最精髓的部分呈獻給廣大讀者,這是終身的榮耀。
生命中最有激情的一年
2010年,按照朱鎔基的“原則”挑選出來的初稿,共計120多萬字,送到了人民出版社12名責任編輯的案頭。12個人分成了4組,每3人負責其中一卷。如何分組也是精心考慮過的:3人必須老中青結合,其中必須有一人是學經濟的。
學政治學的責任編輯阮宏波是最年輕的一個,出生於1980年。他被分到第三卷編輯組。起初,組裡3人一碰頭,發現沒有真正懂經濟的,趕緊跟社裡報告,換了一個學經濟的過來。“為什麼一定要有學經濟的呢?一拿到書稿就發現了,絕大部分內容都是經濟。朱鎔基被國外媒體稱為‘經濟沙皇’,不是沒道理的,他的的確確是個行家。雖然他講話深入淺出、簡潔明了,但分稅制、國有銀行改革、國企改革等,都涉及許多專業知識。”
老中青三代人的結合,則從另一個方面保證了編輯質量。“‘朱辦’對我們的工作是放手和信任的。責任編輯從文字、標點,到內容、篇章都可以提意見,但一定得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所以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同一句話,老編輯看了覺得有問題,我們年輕人看了覺得沒問題;或者,大家都對某個地方有疑問,但每個人的理由不一樣。這時候,不同年齡段、不同經驗的3個人,在一起爭論就很重要。最終,會爭出一個統一的意見,反映給朱總理那邊。”
按規定,圖書的出版一般執行“三審三校制”。但《朱鎔基講話實錄》在短短大半年裡,就經歷了十幾輪編輯、二十幾輪校對。人民出版社對編輯和校對的要求,只有最簡單又最難的三個字:零差錯。為此,第一輪,每組看自己負責的那一卷;第二輪到第四輪,為避免閱讀疲勞,輪流看其他組的三卷;第五輪,再回到自己組的那一卷……直到最後幾輪,“停下,站到自己的責任田上,牢牢把住,你們就是負責這一卷了,一個字都不許有差錯”。有了這種“魔鬼式”的編校過程,今天,阮宏波已能坦然而自信地說:“我肯定,這套書做到了零差錯。”
對書的編排方式,在常用的“時間式”和“專題式”兩種方案裡,最終選擇了“時間式”。即從1991年朱鎔基擔任國務院副總理開始,到2003年總理任期結束,12年的講話,嚴格按時間順序編排。“這樣編排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清晰地看出朱鎔基對中國經濟全局的思考,也能看出他經濟政策發展的全過程。如果拆分成銀行、稅收、國企等若干個專題,就會割裂了。”
書名是朱鎔基自己定的。“現在領導人的著作,很少再用‘某某文集’這類書名了,從上一本《朱鎔基答記者問》到現在的《朱鎔基講話實錄》,可以看出總理對書名的要求,還是簡潔明了。”阮宏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