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美國需要理性討論“相對衰落”意味著什麼,也正因如此,英國的經歷——雖與美國迥然不同——或許仍可以提供一些寶貴的教訓。
英國在1945年之後發現,國力衰落與提高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以及維繫國家安全完全是可以並存的。衰落不一定意味著和平與繁榮的終結。但衰落確實意味著做出選擇和建立同盟。在預算赤字高企和中國實力上升的時代,美國必須更深入地思考哪些是自己的要務。上周,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堅稱,美國在亞洲仍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儘管美國必然為此支付了高額軍費。這沒什麼不好,但對於國內開支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沒有幾位政客準備進行相關討論。相反,他們又開始拿那些稱頌美國之“偉大”的自我感覺良好的口號安慰自己,尤其在共和黨人當中。
拒絕考慮美國衰落討論的人,實際上可能會加快美國衰落的進程。以現實的態度承認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受到威脅,應該能夠促進美國在從教育改革到預算赤字等各個領域採取果斷行動。華盛頓無休止的政治作態,反映出一定程度的自滿情緒——相信美國世界第一的位置是那麼牢不可破,因而敢於放縱自己,例如今年夏天政府頻臨違約的那場鬧劇。
如果美國相對衰落的問題不能得到恰當的討論,美國的公共輿論對於迎接一個新時代就可能準備不足。其結果是,對於美國在國內外遭受的挫敗,公眾的反應不大可能是冷靜和果斷的,而更可能是憤怒和荒謬的——這將助長歷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所稱的“美國政治中的偏執風格”。
因為事實是,衰落管理與心理學的關係,和與政治學和經濟學的關係同樣密切。在1945年,二戰勝利的餘輝使英國管理衰落任務變得容易了許多。英國的調整也得益於這樣一個事實:新的全球霸主是美國,而美英兩國通過語言、血統和共同的政治主張聯繫在一起。美國把權力讓給中國就會艱難得多——儘管這次交接和英國經歷的交接相比將遠沒有那麼徹底。
如今的英國人差不多已學會了享受失敗。他們大量購買講述失敗的書籍,書名類似《失敗英雄傳》(The Book of Heroic Failures)。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是,當一只英國足球隊失利時,支持者們會高唱,“我們是垃圾,我們知道自己是垃圾”。我看這種習慣不太可能在美國流行起來。在管理衰落的時候,自我貶低只是可選項。(來源:FT中文網 作者:吉迪恩•拉赫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