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就的這一切
當我們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中開懷暢飲時,失敗國家的人們正在為下一頓飯發愁;當我們倚窗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時,失敗國家的人們所要思考的只是生存本身。是誰造就的這一切,讓全球中如此眾多的國家陷入苦難?
索馬里、乍得、蘇丹,以及在2011年“失敗國家指數列表”排名靠前的幾內亞、東帝汶等很多國家,都曾經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在殖民統治過程中,各殖民宗主國在很多殖民地都不約而同地採取了拉一派、打一派的“以夷制夷”政策,使這些國家的內部矛盾越積越深。
隨著前殖民地紛紛獨立,新的主權國家如雨後春笋般出現在國際舞台上,這其中有一些迅速發展,很快躋身富國之列,但更多的則陷入發展困境之中。獨裁政權成了很多失敗國家共同的政治肌理,傳統的派系衝突也更加凸顯,加之政府的腐敗,使諸多矛盾產生了累積效應,國家動蕩,經濟躑躅不前。保羅.科利爾在《最底層的10億人》一書中有一組數字,認為一個典型的低收入國家,在5年內爆發內戰的風險率是14%,經濟增長率越低,風險率越高,如果一國經濟衰退3%,爆發內戰的風險率就將增加到17%。對於那些不增長或者負增長的國家來說,貧困與戰亂形成了惡性循環。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連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曾想推動“華盛頓共識”,幫助解決一些國家的困境,要求這些國家開放市場、促進金融自由化、抑制通貨膨脹、國有企業私有化等等。結果,在歐美行得通的政策,在那些陷入發展困境的國家面臨著水土不服,私有化讓更多的國家財富落入了權貴的腰包,不僅通貨膨脹沒有遏制,還呈指數級上升。
一個國家失敗,周圍的國家跟著遭殃;如果幾個鄰居都失敗,大家就更難看到希望。如今在非洲大陸呈現的正是這樣一幅圖景。在2010年,《外交政策》就曾感嘆:“這些失敗國家在短期內很難看到希望”,在2011年更是用了“來自地獄的明信片”這樣悲觀的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