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顯然不會接受伊朗的威脅:美國國防部3日針對薩利希的警告回應稱,將一如既往地派航母前往波斯灣,“美國將會繼續行使在這一水域的權利,正像過去幾十年所做的一樣”。白宮也對伊朗的威脅予以批駁。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白宮發言人卡尼說:“我認為這反映了伊朗處於弱勢的事實。這是伊朗新一輪的威脅,證明德黑蘭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它未能履行國際義務。”
“雙方都在危險的地點危險的時間玩火!”英國天空電視台這樣評論美伊之間激烈的口頭交鋒。報道稱,8年來,每到1月份,都會有“這將是伊朗年”的預測,但從未像今年這麼緊迫。如果美國“斯滕尼斯”號航母要返回第五艦隊在巴林的基地怎麼辦?它一定會直接穿越霍爾木茲海峽,否則奧巴馬總統在選舉之年將令美國顯得虛弱。如果“斯滕尼斯”號真的返回,伊朗要麼採取行動要麼食言後退。“採取行動”有多種形式,並非必須攻擊航母編隊,但必須具備挑釁性。
黎巴嫩《每日星報》4日稱,半個世紀前,世界目光聚集在古巴及其周邊水域,那是災難性的“豬灣入侵”事件以及隨後的古巴導彈危機。今天,國家不同,但圍繞伊朗與霍爾木茲海峽的可怕國際形勢與50 年前如出一轍。雙方都言辭強硬,誓言不會在對方的挑戰面前退縮。
“伊朗怎麼了,發瘋了嗎?”雖然見慣了伊朗的強硬,但伊朗此次的態度還是讓一些西方分析人士有些詫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伊朗警告美國航母如果重返海灣就將採取行動,這似乎是在乞求美國發動軍事攻擊。但事實是,伊朗並非謀求軍事對抗,反而擔心遭到軍事進攻。消息人士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周圍的人認為西方的進攻不可避免,可能就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前。因此為了保住在國內和地區的顔面,伊朗的武力威脅達到“發燒”程度。
還有分析認為,奧巴馬近日簽署加大對伊朗制裁法案,逼迫伊朗不得不放手一搏。《紐約時報》稱,伊朗希望通過最新的威脅阻止國際社會進一步擴大經濟壓力,其“好戰言論”可能是迄今制裁正對伊朗政權發揮威力的最清晰信號。法新社4日稱,美國新的制裁引發伊朗貨幣市場動蕩,匯率大跌,伊朗央行不得不從2日進行干預,使伊朗里亞爾兩天內得以回升21%。
美國《頭版》雜誌說,日本過去也曾經面對伊朗當前的難題。1941年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要麼發動軍事行動要麼衰落。不久美國痛苦地發現,日本寧願一戰也不肯改變軍國路線。與當年的日本相似,伊朗同樣擁有悠久和自豪的歷史,曾為偉大的帝國,有著一種偉大和使命感。它也最有可能寧願選擇戰鬥而非自甘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