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成神,敵兵變靈
每個文化的傳統思想都不一樣,沒有優劣,也沒有對錯。但是本人深感,日中兩國的觀念確實不同。
日本的死生觀應該可以說“死亡是贖罪”。不管他生前有過什麼功罪,死者都可以成為祭祀對象。而且這“安慰靈魂”的範圍也包括死者生前行為的所有有關人――包括他指揮下喪命的士兵與民眾,甚至還有跟他打仗過的敵兵。
電影《Last Samurai》的模特人物西鄉隆盛也如是。明治維新元勛的西鄉晚年在故鄉九州組織了武士軍閥,明治10年(1877年)發動兵變而被官兵討伐(這是日本歷史上最後的大規模內戰“西南戰爭”)。可是,內戰平息後僅過了12年,西鄉被赦罪,祭祀為南洲神社,往時“叛徒”竟然變成神靈了。南洲神社與其分社又安慰西南戰爭遭難者的靈魂,這包括元西鄉軍幾百“叛徒”和官兵喪命者。
連“對日侵略者”都能成為參拜對象。在九州福岡縣的元寇神社,竟然是祭祀元朝士兵――往時外國的對日侵略軍組員。13世紀後期,元朝忽必烈企圖侵略海外,讓萬人大軍向日本派兵兩次(“元寇”)。侵略軍兵士以南宋人和高麗人為主,途中到日本對馬島和壱岐島進行屠城和綁架住民,最後在九州海邊跟武士聯合軍衝突死戰後,被打敗而驅逐。
後世,當地居民在往時城堡上建了一坐小神社,奉祀當時天皇龜山天皇同時,又合祀元軍兵士,以他們靈魂視為神靈。
日本人這些傳統民俗的背後意識甚為複雜。這是我們東亞式祖先祭祀習俗和佛教的淨土觀、日本列島土著的汎神論等許多心靈要素的複合產物,在這短文篇幅上又不容易提出完整的說明。
我在這裡至少希望讀者了解日本也有很獨特的內在的邏輯,日中之間在死生觀和宗教觀上有很大的差別。
日本有奸臣也不出秦檜,有暗君也不出楚平王,因為我們很少有“問靈其罪,鞭屍三百”的民俗習慣。
我們認為死亡是最大的贖罪,逝者都可以成為神社祭神,被生者安慰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