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CS瀕海戰鬥艦設計圖。 |
從“遠洋”到“近海”,美海軍的戰略轉型將對瀕海國家的海上安全環境造成深遠影響
1月20日,美國海軍第一艘試驗型瀕海戰鬥艦“自由”號正式加入太平洋艦隊,這不僅標誌著美國海軍由遠洋轉向近海戰略邁出了關鍵一步,同時也將對未來全球海洋戰略格局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全新設計突破傳統
“瀕海戰鬥艦”(LCS)計劃是美國海軍在取消DD-21隱形驅逐艦建造計劃後,重點實施的全新專案。它在設計理念、性能要求、裝備配置等方面進行了大幅度的變革。2004年5月,美國海軍授權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分別對未來瀕海戰鬥艦進行設計,並要求在2007年製造完成兩艘原型艦,供美國海軍進行試驗和選擇,美海軍最終將至少裝備55艘瀕海戰鬥艦。
此次下水的“自由”號瀕海戰鬥艦,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設計,耗資3億美元,艦長115.5米,寬13.1米,滿載排水量2840噸,續航力3500海裏,艦員編制50人。“自由”號的主要艦載武器系統包括:一座57毫米/70身倍艦炮、“拉姆”艦空導彈系統、“網火”反艦導彈以及MK50型魚雷。由於該艦採用了模組化設計結構,因此反潛戰、水雷戰和反水面艦艇這三種主要任務都將通過加裝不同的“任務模組”來完成。
與各國現役的3000噸級護衛艦不同的是,“自由”號瀕海戰鬥艦不僅擁有艦載直升機,還將裝備“翠鳥II”型或“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另外“自由”號上還可能配備無人水面艇(USV),以應付小型快艇或水雷等造成的非對稱性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