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薩溫設計局和切洛梅設計局開始研製衛星殲擊機系統。1963年,“飛行-1號”(衛星殲擊機的公開代號)被成功送入軌道,但由於系統內部不穩定,作戰效果並不理想,蘇聯國防工業委員會決定改讓“蘇聯導彈之父”科羅廖夫領導的設計局主持。
1967年10月27日,科羅廖夫設計局使用R-36洲際彈道導彈的火箭發動機,發射了一顆“宇宙-185”衛星,該衛星實際上就是衛星殲擊機。隨後,科羅廖夫設計局均以“宇宙”為代號,進行衛星殲擊機的試驗。
“宇宙”系列衛星殲擊機系統的基本作戰方法是:使用大功率運載火箭將衛星殲擊機送入預定軌道。使用多次點火軌道機動發動機實施變軌飛行接近目標。在距離美國衛星一定範圍內引爆戰鬥部。假如第一次攔截失敗,衛星殲擊機還可以實施第二次攔截。
1968年10月19日,科羅廖夫設計局發射了一顆靶標衛星。11月1日,科羅廖夫設計局又發射一枚“宇宙-252”衛星殲擊機,它在預定軌道高度準確攔截了靶標衛星。
1971年11月29日和12月3日,科羅廖夫設計局先後發射了“宇宙-459”衛星靶標和“宇宙-462”衛星殲擊機,進行定型試驗。不久,蘇聯領導人對於科羅廖夫設計局研製衛星殲擊機系統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決定將衛星殲擊機正式裝備部隊。
1972年,蘇聯國土防空軍正式裝備了衛星殲擊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