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不變的是人民軍隊爲人民的宗旨,和官兵的戰鬥精神。
在“5·12”地震救援現場,在人民生命危急時刻,各路官兵,置生死于不顧,置安危于度外,完成了艱苦卓絕的解救任務。領導幹部身先士卒,更成爲救災部隊最好的思想政治動員。他們當中,有帶領200人挺進分隊徒步强行軍21小時,率先進入汶川縣城的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有冒著生命危險第一個跳出運輸機,傘降茂縣傳回重要災情的空降兵某部研究所所長李振波;有帶領民兵救援隊徒步開進理縣、汶川,累倒在地的某部副司令員李亞洲;還有帶領33人小分隊最早進入映秀鎮的某集團軍軍長許勇……
事隔32年,人民軍隊同樣以驚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現其傳人的新風貌。
處驚不亂應變力。具有戰力的軍隊必須在變化萬千的戰爭中,具有極强的應變能力。當年唐山抗震搶險官兵具有較强的應變能力,而今天汶川抗震救災官兵的應變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來自多個軍區、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涉及二十多個專業。十多萬大軍投放在10萬平方公里的重災區。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些力量有效整合、統籌兼顧,其戰略部署和戰術調整的難度,不亞于一場中等規模的局部戰爭。
從啓動緊急預案到組織搶險救援,從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兵力到及時增派救援部隊,從進村入戶組織拉網式搜救到逐漸轉入受災群衆安置災區重建,軍隊行動迅速有序,指揮有力有效,體現出處變不驚的應變能力。
在大量救援人員、物資運向災區、涌向災區之際,在陸軍、海軍、空軍、二炮、武警、消防部隊各自開進和作業情况下,中央軍委很快授權成都軍區在前方統一指揮各救災部隊,同時,建立了四級指揮機構,即:軍隊總指揮部,成都軍區聯合指揮部,負責區指揮部,救災作戰部隊指揮部,使指揮變得有序。而這一切,都是在困難和緊急條件下作出的。
在不具備直升機降落條件下直接向災區拋投物資,需要一定設備和訓練。有關部門和部隊官兵在較短時間內,一起摸索出機外吊運重型設備和物資的能力,成功向唐家山堰塞湖吊運挖掘機等救災物資設備,爲排除這一隱患,作出重要貢獻。(作者:陳昌洪——武警指揮學院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