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八百年古沉船南海Ⅰ號打撈全過程揭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6 22:45:05  



  武器三:氣囊

  絕招:以柔克剛牽引“入宮”

  打撈起“南海Ⅰ號”後,目前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已確定採用拖沉箱“進宮”方式,將氣囊作為“進宮”的軌道。因為使用氣囊作為軌道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對包裹在沉箱中的“南海Ⅰ號”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氣囊要比鋼軌柔軟得多,相對穩定,這樣就避免了對沉箱中南海Ⅰ號的損傷。

  方向可變還能迴圈用

  專家告訴記者,在起吊“南海Ⅰ號”時,首先將採用氣囊進行助浮,助浮氣囊直徑將超過1.5米。施工人員將未充氣的氣囊分別均勻地安裝在沉箱的四周。在“南海Ⅰ號”沉箱準備起吊時,施工人員再將氣囊充足氣,助浮氣囊將產生巨大的浮力,伴隨著華天龍的起吊一起將沉箱移到下潛入水的半潛駁船上。

  氣囊怎樣才能將重達3500多噸的巨大沉箱移近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呢?“氣囊比較靈活,可以通過充氣、放氣隨時改變沉箱的運動方向。使用氣囊技術相對鋪設鐵軌也要經濟,很多工程人員將沉箱平移到事先用20多根氣囊按順序鋪設的‘軌道’上,在拉的過程中,後面的氣囊拿到前面去,迴圈使用。然後再使用牽引技術將沉箱慢慢拉進宮中”,有關專家向記者解釋道。

  武器四:水晶宮

  絕招:長存于水百年防腐

  為解決“南海1號”沉船出水後的收藏、保護、研究和展覽的場地需要,文物部門作出了“總體打撈、就地保護”的原則,選擇陽江市海陵島十裏銀灘建造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目前該館已進入封頂階段,在6月底7月初“南海Ⅰ號”打撈出水之後,將立即入館保存。今後,將對“南海Ⅰ號”進行文物考古表演。

  “廣東絲綢之路博物館”在2005年12月28日動工,在海邊施工,海邊空氣含鹽量高,腐蝕性強,一般的混凝土難以抵禦海風的侵蝕,加上沿海每年的颱風,為了建造百年工程,博物館主體工程改用耐久性混凝土結構,而外觀則採用清水混凝土工藝,這在國內外還是新的嘗試,籌建辦組織了國內著名的建築專家,開展了技術攻關,經過2個多月的研究,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關。據施工總監理王忠介紹,按照目前博物館建設的品質,該館建築物可抵禦廣東沿海任何一次強烈的颱風和海嘯,從而保護位於水晶宮內的“南海Ⅰ號”沉船。

  守護“南海Ⅰ號”還要自我保護

  “南海Ⅰ號”博物館地下工程水晶宮艙體內建成後必須裝有腐蝕性的海水,因此建築中必須採用先進的防水材料。如何保護“南海Ⅰ號”是十分令人關注的問題。為此,“南海Ⅰ號”水晶宮內採用了海水保護方式,“水晶宮”儲水容積高15米、長50米、寬20~30米,公司技術人員在建築設計上採用了較為新型的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塗料,以保水晶宮建築物百年防腐。

  風險、防護將為國家一級

  “南海Ⅰ號”連同船隻和貨物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如何保證船隻拖進博物館後安全方面萬無一失也成為了博物館方面考慮的重大課題。“南海Ⅰ號”博物館在風險級別上在整個廣東省內都是最高的,屬於國家一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