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授銜儀式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 |
1955年9月27日,金秋時節的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陸海空三軍首次授銜儀式在這里舉行。從元帥到將軍,從將軍到士兵,被授予軍銜,佩戴勛章,光榮與夢想,燦爛與輝煌,在這一瞬間綻放。
黃河出版社新近出版的《1955共和國將帥大授銜》,披露了授銜前後的來龍去脉。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1955年2月8日,經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國家主席毛澤東批准公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簡稱《軍官服役條例》),標志著經過5年時間醞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同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决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幷由國家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授予。9月27日,中央軍委專門發出電報文稿,幷通過國務院舉行的將官授銜典禮大會,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官以將官軍銜的命令。其中包括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
爲什麽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具有中國特色”?這是因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制,在縱向上既與中國近代曆史上實行的幾次軍銜制不同,在橫向上也與世界軍銜制中的“西方型”、“東方型”和“東亞型”等幾種類型有所區別,可謂獨樹一幟。
軍銜制的核心內容是軍銜等級的設置,各國軍銜制的區別首先就在于軍銜等級設置的不同。我軍的軍銜制與其他軍隊軍銜制的軍銜等級設置比較如下:
與舊中國的幾種軍銜類型相比,多設“元帥”這一等這一級,在將、校、尉官中多設“大將”、“大校”、“大尉”這一級,雖然在理論上少設“准尉”這一等這一級,但在實際中却把“准尉”當作臨時軍銜來應用,兵則少設一級。
與世界其他幾種軍銜類型相比,盡管主要參照“東方型”的蘇聯軍銜制,但元帥比他們少設“軍兵種主帥”一級,校官比他們多設“大校”一級,軍士比他們少設“大士”一級。
總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是博采衆長、獨樹一幟的産物。我軍設置“大校”軍銜。考慮到師級幹部較多,主要是解决師級幹部軍銜等級。設置“大尉”軍銜,主要是解决副營級幹部軍銜等級。臨時設置“准尉”這一級軍銜,主要是解决大量副排級幹部軍銜等級。在解决這幾個級別幹部軍銜等級的同時,我軍軍銜制的主要級別在外在形式上以“大、上、中、少”的順序排列,也顯得簡明易懂,層次分明,便于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