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近代中國糧食危機:清朝與民國賑濟方式不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6 10:44:52  


 
  天府之國人相食

  一群金發碧眼的洋人,行進在1936年天府之國龜裂的土地上。在外來入侵頻繁的年代,這群人卻沒帶武器,因爲他們是“國際社”的記者。這次考察中,他們所見與國民黨《中央日報》的描述相差無幾,僅一個梓潼縣里以草根、樹皮、白泥果腹的饑民就有18萬之衆。銅梁縣饑民爲挖白泥填肚子挖塌了山石,壓出30多條人命。

  在中國近代史上,區域性的糧食危機時時發生,因生産能力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的低下,所導致的局部災荒幾乎沒有斷過。同時由于當時中央政府沒有能力及時地調控全國糧食在各省間的分配,所以經常會發生地方性的饑荒。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貴說,近代史上,有記載的人相食事件就有170多起。天災人禍頻發的年代“人吃人的社會”,不是一種比喻,“社會”前面那四個字絕不是形容詞。

  國際社記者拍攝的照片,在1996年初被台灣記者徐宗懋在台北中華歷史工作室檔案中發掘出來,從照片上看,骨瘦如柴的兒童一個個腹漲似鼓,和人們今天看到的非洲饑餓兒童何其相似。

  上個世紀初到1937年,四川省經曆了除旱澇這兩種常見災害以外的雹災、蟲災,還有人禍、匪災。據四川省“賑濟會”統計,1936年、1937年全省受災,大戶囤糧,米價瘋漲。

  當時的四川省政府向國民黨中央政府急求賑災。剛剛經歷了西安事變的將介石,正被日本入侵及共産黨全民抗戰的號召催得不知所措,面對百萬饑民竟如此輕慢:“水旱都要中央拿錢賑濟,試問中央以有限之財力,何能補助你們川人。”

  清末分糧民國施粥

  民國時期的北京城里依方位設有東、南、西、北、中五大著名施粥處。一到吃飯時間,災民就在施粥的棚子前排起長龍吃“大鍋飯”,吃完飯該幹什麽再幹什麽去。這樣大場面的飯局一般一吃就是兩三個月,把青黃不接的春荒度過去。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現代經濟研究室徐建青研究員介紹說,饑民排隊吃大鍋飯的現象在清末是沒有的,在賑濟饑民方面,清朝與民國時期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救助方式。

  清末采取放糧賑災的方式,官方動用國家倉儲救濟災民或者開放長平倉、社倉等。賑災放糧的好處在于,一可以平抑米價,二可以使得到糧米的人有自由用度的權力,可以把糧米吃了,也可以留一部分用于播種開始生産,或者拿去換錢,用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

  到了民國時期,各屆政府都忙于“城頭變幻大王旗了”,所以政府行爲减少。同時民國政府也是爲了减輕自己的負擔,不再動用國家庫存。民國政府把救災的任務下放給了富豪鄉紳,比如1919年的雲南宣威,就是由浦在廷等人自己想辦法聯合形成賑局買米壓市。

  北京城里的施粥吃到後來,還發生了有人吃完一碗再排隊領一碗的現象,于是賑局就開始想出了發“票”的主意,一頓飯就是一張票,誰也不能多吃多占。但是這種靠民間力量進行施舍的救濟行爲,最多只是維持生命,對于恢複社會生産毫無作用。

  災後重建與恢複生産才是當務之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就設有急賑、工賑,還增加了農賑。農賑局的主要工作就是接濟農事資金,並且推行農村合作。爲了省錢,農賑處不是給災民發放現金,而是賒給他們糧食、農具、牲畜、種籽、肥料,從生産資料發放上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來源:新世紀周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