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印度首都新德里街頭,警察用水槍驅散參加抗議的古賈爾人。 |
印度地方各邦的民主選舉中,實際上也常被地方官員利用種姓和宗教的天然區分來達到選舉目的。因為婆羅門在印度的各鄉鎮都是天然的代表,因為占印度人口大多數的印度教徒從出生到死亡,都需要婆羅門的祝福和祭祀活動。婆羅門在絕大多數的印度教徒眼里,都是高貴而神聖的。在印度採取了民主模式以後,各地的婆羅門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了各地區的民意代表並且印度國會的大多數成員都是婆羅門。
中國能從印度學習什麼?
對於印度的這種混亂的狀況,常常被認為是失敗的民主制度,很多印度人,特別是共產黨員,甚至認為印度是不是要實行更加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模式才更有利於這個複雜大國的發展。印度有很多很優秀的人才,對於印度的發展,有識之士提出過很多很高明的辦法,可以說世界上最好的政策都有人提到過了,甚至有學者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問題就在於實施的效率上。
很多人都很羨慕中國政策的實施力度和速度,也有很多人希望能夠盡快效仿建立經濟特區,但是十幾年過去了,這些還是在討論當中。但是從1947年甚至更早一點的情況來看,印度在獨立後採取一黨專政和獨裁體制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為獨立運動的領導者尼赫魯和甘地兩人對於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是非常強烈的,他們在英國求學期間,對英國的議會制民主制度非常熟悉和推崇。
雖然獨立前,尼赫魯-甘地的個人政治理念特征讓印度無法實行中央集權制度,但是後來尼赫魯-甘地家族在印度幾十年的家族統治實際上還是形成了所謂的尼赫魯-甘地王朝,從尼赫魯本人開始到他女兒英迪拉.甘地到拉吉夫.甘地,現在的索尼婭.甘地和正在崛起中的拉胡爾.甘地,這個家族領導著國大黨帶領著印度從一窮二白的基礎走到了今天。這幾十年中,他們有所有建立家族式專制統治的可能和機會,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國大黨從尼赫魯時期的一黨獨大、多黨競爭的局面,到今天遍布全國幾百個大小政黨,此起彼落的壯觀場面,尼赫魯-甘地家族的寬廣心胸和對民主的推動作用可說是功不可沒。
我經常跟印度人講,中國的精英和印度的精英所關心的東西恰巧是相對的。已經有了民主的印度,他們想要的是發展和經濟;已經有了經濟發展的中國,中國精英們想要的是民主和人權。這兩個國家如果能夠拋開一切的敵意,拋開一切的障礙,能夠互相合作和支持,互相學習的話,這將會是兩國人民之福。這一次辛格總理訪華,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印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一句名言“中國和印度應該互相學習、互相進步,而不是互相地比較和互相地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