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一沒參與“文革”的戰線
我是1970年代參軍,這是和平時代,也是冷戰時期。
我經歷的這個年代,大部分都還封存在檔案室裡,有些事情還不能公開。但就我所知,在1970年代,恰恰是這條戰線沒有介入“文化大革命”,因為這個領域完全是封閉的。“文化大革命”是全民性的,但是這條戰線始終控制比較嚴。
這是國家的最後一道防線。應該說軍隊在當時受到“文革”的全面衝擊,但是只有這條戰線始終是在黨中央統一控制下的。這在當時有嚴格的規定,就是這一點保證了這條戰線沒有受到衝擊,“文革”中只是個別的院校捲入“文革”,真正的主管部門、業務部門沒有受到影響,沒有受到衝擊。保證了這個戰線的穩定,這個我們都是有親身經歷的。
這條戰線一直受到特別的關照,比如在三年困難時期,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從一些野戰軍調食品、從國外進口食品給這條戰線,補充他們的能量。
我們的工作,在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態。
紅軍時期,最有名的就是肖華寫的歌頌長征的那首詩,有一句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靠什麼用兵?他的依據是什麼?就是靠這條秘密戰線提供的大量情報。這就是紅軍之所以能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能夠就是在國民黨軍隊的鼻子底下安然通過,最後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時期也有,比如在八路軍的根據地,比如說一些反圍剿,對日本進攻戰略的了解。毛澤東寫《論持久戰》,論的是中國抗日的戰略和戰術,依據就是情報。他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不會是速決戰,也不會長期拖下去,會經歷幾個大的階段,會從戰略進攻到戰略僵持,到最後的戰略反攻,更多是通過大量的情報分析做出的結論。情報工作不是靠哪個部門能獨立完成的,它是一個系統綜合性的研究、分析,為黨中央為中央軍委做戰略決策服務,例證就是在當時打退國民黨三次圍剿。包括後來的解放戰爭,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都跟這條戰線是密不可分的。
現在可以說的是當時情報戰線是在毛澤東、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工作,代表人物是李克農,更早是錢壯飛和陳賡。
十年以後,你要願意講,隨便
在諜報戰線會有人們不能想象的狀態,比如說保密制度。
麥家說在這個系統工作的人,每個人都會有保密的級別,5年、10年、20年。它有一些保密的規定,比如像我們在學習某一專業的時候,和其他的專業可能是不能交流的,包括我們在工作崗位上,因為每個單位的下面又分若干單位,每一個單位之間是不能交流和溝通的,有很多嚴格的保密規定。其實當這些人退休轉業,離開這個工作崗位以後,他都有很嚴格的保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