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愛讀書,讓原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祝君波終身難忘。2005年12月初的一天,“我在廈門開會,突然接到秘書的來電,說汪老想看上海文藝出版社新出的《話說中國》,當時我已知汪老病重,時常昏迷,還想到讀這套書,內心很激動。”
有一次,中共馬鞍山市委副書記鮑壽柏購了最新出版的近20種圖書,到上海瑞金醫院送給汪老,二人拿著新書邊翻邊議,“談到興致高處,他讓秘書張志蛟把近期閱讀的書從病床上拿出來給我看,我一看竟是美國著名數學家克萊因的兩部名著,……而後一種還是我第一次見到。這兩套書就是從事數學工作的人讀來也是要費些氣力的。”
惜才能容 務實進取
如果用醫來比喻,那就是別人讀書像西醫,求其治病之術;汪老讀書則像中醫,得其養生之道。他的博學多聞,仿若悠然自得而非命裡強求,往往使人信服,而不叫人懼怕。
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汪老是上海市長,一次去看望上海科學研究所的工作,在聽取工作匯報時,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記得他一再說:“你們是做學問的,是專門學問家,我是來求教的,不要叫市長市長的,大家都是同志,叫同志好,同志親切。”
對黨內同志,汪老是沒架子若此,面對兩岸三地同胞,老先生更是慈祥。紀文鳳第一次見汪老時,有這樣的印象:“由於不常接觸內地高官,在戰戰兢兢的心情下,我無聊地冷眼旁觀,竟對這位年屆77歲的高齡退休市長產生好感……,開始覺得共產黨並不像傳說中那麼嚇人!”
不屈不撓的實踐主義者
惜才能容,好學而博,汪老卻絕不拘泥於紙上談兵,書生之見。年輕時的革命熱情,地下工作,說明他不懼危難;擔任上海市長期間,既關顧民生,又不忘城市發展,引進外資,開發浦東,充分說明他是個不屈不撓的實踐主義者。
這種敢於開創的精神,後來連鄧小平也動容了。原上海國際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志平的文章說:“誰知好事多磨。從1984年起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這八、九年內浦東開發幾起幾落。一會兒,怕租地引資把上海重新變成外國租界,一會兒提出國有土地不宜出租……,加上內外形勢變化,直到90年代初,鄧小平反覆強調,並以檢討口吻說浦東開發讓自己給耽擱了,這樣浦東開發才大步推進起來。”
最後汪老取其對紐約、倫敦等跨河沿海大城市的調查研究,力排眾議,向中央提出開發浦東。今日的上海,不啻是汪老嘔心瀝血的結晶。(來源:香港《文匯報》/作者: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江素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