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劇作家品特獲得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資料圖片) |
|
居里夫人。(資料圖片) |
●獲獎時刻大PK
每年,每一項諾貝爾獎公佈,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都會打電話通知獲獎者。然而,並不是每個獲獎者都會對此有準備,因此,眾多獲獎者的獲獎時刻也各有千秋。
▲最陰差陽錯的
有機緣巧合,自然也就會有陰差陽錯。1994年,德國人萊因哈德•賽爾頓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是,當諾貝爾獎評委會通知他這個喜訊時,他卻正在陪太太外出購物,電話無人接聽,居然就這樣錯過了在第一時間“擁抱”諾貝爾獎。
▲最有“高度”的
獲獎時間談何高度?可是,瑞士科學家裏夏德•恩斯特就正巧上演了這樣的高度:1991年,在恩斯特搭乘飛機從莫斯科飛往紐約的途中,突然在高空中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當時,還是機長將這一喜訊轉告給他的。
▲最“入夢”的
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其中,美國科學家奧利弗•史密斯得知獲獎的時刻很有意思,因為當時正好是美國時間10月8日淩晨,他正在夢鄉之中,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獲獎電話徹底“進入”並打斷了他的夢。不過,或許史密斯當時正夢到了自己獲獎呢。
▲最不自信的
絕大多數人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一定欣喜不已,不過也有人對這樣天大的消息不敢相信。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在接到獲獎電話通知時就是這樣,他竟然回答對方說:“你是在開玩笑吧?”
▲最有“療效”的
有時候,獲獎時刻的到來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療效”。1999年,德國的京特•格拉斯獲知自己榮獲文學獎時,正在牙醫處就診。得知這樣的好消息,估計喜悅和興奮能幫助他減輕一些疼痛,這樣的“療效”太難得了。
●諾貝爾獎的來歷
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1833年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去世。由於有多項發明和專利,諾貝爾積累了巨大財富。他逝世時將遺產大部分作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約20萬美元)獎給前一年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方面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士。
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時,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1968年起,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1969年首次頒獎。
有關機構還對諾貝爾獎金做了進一步的規定: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人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如果當年無人得獎,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
實際上,從1901年開始授獎以來,都是每年頒發一次,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才停頓了幾年。由於按規定每年要從基金利息中抽出10%加入基金,另加上一部分沒有發出的獎金也併入基金,因此基金的數目越來越大。在同一年裏,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因為這些獎金是靠基金資本的年收入來支付的。(來源: 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