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繪萬里征程 譜精神華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5 11:49:22


 
  重繪歷史詩情

  “送別紅軍”是長征題材美術創作常見的題材之一。吳憲生創作的《十送紅軍》以意筆重彩為表現方法,這無形中既淡化了時空的真實性描述,也凸顯了工筆繪畫獨特的表現方式。譬如,線條的勾勒與暈染使畫面顯得平面化,人物組合由此不必過於受到透視空間表現的限制,從而也使畫面的幾組主要人物情節(抬送傷員、推運食糧、鄉親送水和依依話別等)獲得自然的銜接。由黃其華、郝孝飛、朱國棟、周顥和彭震中創作的《血戰湘江》通過三聯畫的方式力圖立體地呈現湘江之戰的整體戰役圖景,作品完全以水墨寫意完成人物的形象刻畫和場景描寫,使畫面充分發揮了寫意水墨的藝術表現性。

  呂書峰創作的中國畫《彝海結盟》以繁密的畫面構圖為表征,畫面描寫了彝族男女老幼、紅軍指戰員等約50位人物形象,中國畫特有的線描與寫意水墨讓畫面人物組合獲得了極大的表現自由,也凸顯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力。邵亞川創作的《四渡赤水出奇兵》並沒有直接塑造領袖形象,而是描寫四渡赤水之中的第三渡——虛張聲勢地佯渡赤水以迷惑敵軍的軍事謀略,此作盡情渲染了水天一色的浪漫詩情。

  鄭藝、宋克、周楷和關君創作的油畫《婁山關大捷》畫面所營造的“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境界,仿佛就是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戰士用他們的英魂暈染出的色調。畫面的藝術魅力在於以景抒情、以詩寫史。此次由井士劍、郭健濂創作的《飛渡瀘定橋》,畫面以正面描寫22名突擊隊員攀爬鐵索、匍匐行進為主體,並通過濃煙熏黑了的天空以及炮火映照著橙紅色的戰士形象,構成畫面極其激烈緊張的搶奪氛圍。顯然,此作的再現真實性已讓位於畫家對於歷史情境的重構,畫家並不是敘述搶奪瀘定橋的過程,而是著力營造那種恢宏、壯闊、凝重的畫面。

  由孫向陽、陳樹東和孔平創作的《大會師》,則是一幅全景式、大場面並具有表現性藝術特征的創作。畫面以黃土高原特有的土黃色系為基調,甚至於將天空也統一為這種色彩,既統一了畫面也增添了畫面整體凝重古樸的質感。全畫用大筆觸來塑造形象,並強調粗筆厚色的表現性與堆塑感,從而在歷史畫的創作上凸顯了現代藝術語言的運用。

  就這12幅在當代視覺文化的語境中所創作的長征題材歷史畫而言,作品不是曾經的新聞圖片,更不是歷史的插圖,而是歷史的審美創作。在這12幅歷史巨作中,我們既看到了以往的畫作中不曾看到的寬廣的歷史場景,也看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家對於歷史真實性的深度理解,更從長征經歷過的困苦、鏖戰、跋涉和犧牲中,閱讀到了我們這個民族在極度艱難困苦的壓榨中塑造出的英勇無畏的民族靈魂。

  這12幅巨作營造出戰火紛飛年代的獨特氛圍和鮮明特征,激蕩著人文情懷,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用生命和鮮血澆鑄出的陽剛正大的崇高之美。正是這些崇高的精神匯集成一股新時代的民族浩然之氣和魂魄,激勵著我們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