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最近對公眾開放,在其首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中,不僅有充滿歲月痕跡的歷史文物,還有充滿時代氣息的高科技展品——在月球表面采集到的月壤,在馬里亞納海溝數千米深淵采集到的蝦和蝕變基岩……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副館長李宗遠說,一百年前我們是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如今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實現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偉大夢想。這些展品充分展現了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
從望洋興嘆到萬米深潛,從遙望星空到登月探火,在逐夢星辰大海的道路上,中國人用心血和汗水,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向人類未知的更深更遠處不斷前進。
取回月壤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科技能力的最好體現
月壤不能種菜,能用來做什麼?除了核聚變的材料氦-3,其中還有哪些我們能利用的資源?去年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科學院及國家天文台正式移交了嫦娥五號帶回的珍貴禮物——月壤。關於月壤的種種疑問,正在實驗室裡被一一解開。
1731克!這是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總重量。這個數量,對於國內的相關科研人員來說,是極其豐厚的研究資源。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還記得自己首次接觸月壤實物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於中美建交,美國贈予中國一塊1克重的月球岩石樣品,國家分出一半,讓歐陽自遠等科研人員用於科學研究。
0.5克,小到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得見。但對於以往只能通過分析隕石標本來探究太空的中國科研工作者而言,已彌足珍貴。為了讓樣品得到充分利用,科研人員們絞盡腦汁,先安排非破壞性研究,再做破壞性研究,有的研究甚至只用了幾個粉末。原子核研究所、冶金研究所……各個研究方向都參與了進來,靠著0.5克樣品,歐陽自遠和全國各實驗室的同事們用了4個多月時間,一口氣發表了14篇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