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左右對決的總統戰 迷茫的法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4 10:14:42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就周日的法國總統選舉作出評論。指出法國數十年來最難以預測結果的總統選舉在星期日舉行了第一輪投票,85%的投票率明顯比過去高得多,但是,12個候選人沒人得票過半,只有執政的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中間偏右的薩爾科齊,和來勢汹汹、代表社會黨的羅亞爾分別得票約31%和26%,進入5月6日的第二輪投票。這樣的左右對决局面,事實上與選前的形勢和媒體上的諸多預測相符,只不過,在5月6日之前,恐怕還是難以預判誰是最後贏家,而法國4450萬選民也還得經歷一次艱難選擇的煎熬。 
  
  社論表示,法國這場選舉,不怎麽談外交,不怎麽談世界,他們更關心的熱烈話題是自己國家的經濟始終低迷,不同族群疏離甚至衝突,工人和青年就業機會不足,大量外來移民,以及福利是太過了還是太少了等等切身利益問題。然而,出綫的兩大候選人却都被批評爲政綱模糊,無法說服廣大民衆;移民出身的薩爾科齊的强硬政策使法國移民社會和中下階層對他充滿疑懼,標榜維護工人權益的羅亞爾却又提不出多少增加就業的願景。 
  
  與此相反,世界却非常關注法國這場大選,畢竟,不論是誰當選都將代表法國領導人的換代,也代表法國政治、經濟、外交路綫的一次大調整;當然,形象的說,更是代表當今世界究竟是左右兩大思潮繼續各領風騷,還是在全球化的一再衝擊下左消右長。從18世紀初法國涌現大批思想家掀起啓蒙運動,到1789年大革命,不僅天賦人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深入人心,而且法國人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浪漫情懷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風靡過世界的無數青年,也使法國既有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帝國的身影,又是民主社會主義的旗幟,工人福利所得到的重視、勞動階層的悠閑和地位的崇高,在世界强國之中實屬罕見,例如每周工作35小時上限,就成爲此次大選左右陣營攻防的標的,這些都不是當前許多新興國家所能理解的。然而,25年來人均産值從世界第7位逐步滑落到17位;年輕工人擁往歐洲其他國家每周打工50小時以賺更多工錢;儘管名牌産品依然風行世界,傳統工業區廠房却一家接一家雕敝關門,生産綫都外包了等等,却又使慵懶優雅的法國仿佛被當頭淋一大盆冷水。于是,法國人必須在高傲的傳統或隨俗的競爭中作一抉擇。這當然是艱難的。難怪此次首輪投票,更左的6個候選人瓜分了10%選票,反移民的極右候選人勒龐也獲得10%選票,而中間派更取得約19%支持,讓薩爾科齊和羅亞爾只能各以不足三分一的得票尋求另一輪决戰。總之,法國人正陷入了空前的兩難和迷茫。 
  
  社論稱,可以預料,它的未來領導人沒辦法再忽視全球化大潮之下資本與資源配置已經幾乎不受空間限制的現實;而從此次的左右拉扯,人們也不能以爲如果選出了偏右的新領導人就能一夕之間拋弃社會上長期以來親左的浪漫傳統。就像在國際上,法國的高傲和自信典型地反映在它不惜與美英翻臉,反對入侵伊拉克;但是它2005年否决歐盟憲法却又顯示它對自己和歐洲的走向迷惘不清。 
  
  有趣的是,幾乎可以說,薩爾科齊和羅亞爾,誰能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持,誰就會是法國的新總統,而這又似乎說明了,不論左右對决多劇烈,最終法國人要走的道路恐怕還得從中道去找。昨天來自北歐的一則新聞報道說,丹麥、芬蘭、瑞典、冰島,已經在小步調整戰後以來用高稅率維持的高福利社會模式,小幅减稅减福利刺激投資與就業,以逐漸“融入歐洲主流”。我們或許可以據此研判,法國左右對决的結果,不論誰上臺,最終仍得在左右牽制下實事求是地從中間找一條寬闊的道路,才是法國之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