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發展
從1978年海上幕僚監部提出發展規劃到1986年展示第一支“八•八艦隊”經歷了8年時間。7年後第1艘以海上防空為主要任務的“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服役。1996~2003年,主要擔負遠洋反潛任務的“村雨”級和“高波”級驅逐艦先後加入現役。反潛直升機也逐步由HSS-2B換裝成SH-60J。自2005年起,具備反艦能力的SH-60K直升機陸續入役。可以說現在的“八•八艦隊”已今非昔比。
“八•八艦隊”最早是專為執行反潛任務而編成的,隨著新艦、新機、新裝備的不斷更新,反潛、對海、防空作戰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金剛"級和“村雨”、“高波”級編入“八•八艦隊”後,整個艦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1988年的第1護衛隊群的總噸位是28150噸,艘均噸位約3520噸。共計裝備14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MK-13(“標準”1)導彈發射裝置、6座八聯裝MK29“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8座MK112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
1981年日美就日本防衛1000海裏海上交通線的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認為“八•八艦隊”進行遠洋作戰超出航空自衛隊的空中支援範圍時,僅憑當時裝備的“韃靼”導彈,不但難以完成護航任務,而且恐怕自身都難保。
為解決艦隊防空問題,1988年日本撥款建造“金剛”級導彈驅逐艦。1991年批准建造“村雨”級驅逐艦,該級艦的設計體現了海上自衛隊遠洋反潛的作戰思想,裝備了世界上最強的反潛裝備,同時具備較強的單艦防空作戰能力。“村雨”級建造9艘逐步替換了“初雪”級。1997年第1護衛隊群的平均艦齡為8.5年,總噸位36100噸,艘均噸位4513噸。
在裝備方面新增加了日本自行研製的SSM-1B反艦導彈、從美國引進的MK41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和“標準”2中程艦空導彈、垂直發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進入21世紀,日本海上自衛隊再次進行戰略調整,其核心內容是防務力量從依靠美軍的保護為主轉變為依靠增強本國實力為主:防衛對象從以蘇聯為假想敵轉變為對付警惕中國、防範朝鮮、注視俄羅斯;作戰任務由“本土防衛”改為“遠洋防衛”。2006年第l護衛隊群的平均艦齡為10.5年,總噸位53 500噸,艘均噸位約6 688噸,較剛組建時幾乎增加了一倍。由於8艘艦中有6艘艦裝備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所以導彈發射裝置的數量達到331個,作戰能力有明顯提升.其中“魚叉”和SSM-1B為56個,垂直發射單元250個(“霧島”號90個,5艘DD各32個),箱式發射單元24個(“旗風”號和“白根”號),單臂式發射單元1個(“旗風”號)。這一數位在2010年前後“愛宕”級和新型多用途驅逐艦服役後,還將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