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自行研製的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日前,由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信息化作戰研究室主任、戰役學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葉征牽頭完成的《信息化作戰概論》一書,獲得首屆全國信息化研究成果三等獎,填補了我軍作戰理論空白,引起了軍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為此,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了葉征主任。
記者:葉主任,在您的著作中,您把戰爭劃分為冷兵器、熱兵器和熵兵器三個時期,那麼,信息化屬於哪一個戰爭時期呢?它最初的苗頭是在哪個戰爭時期出現的?其標誌是什麼?
葉征:這個問題一語中的,抓住了核心。因為對戰爭形態的演變歷程和戰爭該如何劃代,學術界至今仍爭論不休,至少有10餘種不同的說法,對信息化戰爭屬於什麼戰爭年代更是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信息化戰爭本身就是一代新的戰爭。
但我認為,儘管人類戰爭看起來紛繁龐雜,但實際上只經歷了冷、熱兵器兩代戰爭,而信息化戰爭形態仍處於“熱兵器”戰爭這個大的戰爭時代裏。實際上正是這個認識,支撐了《信息化作戰概論》全書,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至於下一步,可以預測人類戰爭可能向第三代戰爭——“熵兵器”戰爭和第六種階段性戰爭形態“後信息化”戰爭演進。是不是這樣,就讓歷史來證明吧。
信息化戰爭萌芽於20世紀中葉以後,並在海灣戰爭後加速發展。力量一體化、結構網路化、打擊精確化是信息化戰爭區別於機械化戰爭的標誌性特徵,也是信息化戰爭的發展方向。
記者:在傳統軍事理論裏,戰鬥力的要素被歸結為人和武器兩個方面,即“二元論”。而您的著作中,在戰鬥力要素中增加了信息這一要素,提出了戰鬥力要素的“三元論”,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其理由是什麼?
葉征:這個問題很敏感,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人與武器是戰鬥力構成兩大要素的傳統觀念。其實我並不反對“二元論”這一傳統觀念,提出戰鬥力由人、武器、信息三元構成也不是質疑“二元論”,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補充“二元論”。在以往的戰爭行為中,人與武器結合等於戰鬥力的結論完全符合邏輯,也符合實際。士兵拿起槍配上炮就能戰鬥,開飛機、駕坦克的孤膽英雄也不勝枚舉。
而在信息時代,人僅與武器結合,可能就不一定能生成戰鬥力了。例如,給你一架飛機你可能不知道飛向哪里,給你一枚戰斧導彈,你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打向敵人。這裏面關鍵是缺了一個條件,就是相應的“信息”。
正是觀察了這個情況變化後,人們看到,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如果沒有信息的支援,武器和人將難以形成並發揮作戰效能。因此,信息亦成為戰鬥力要素的最新一元。
在信息、武器加上人等於戰鬥力“三元論”定式中,一方面,人仍然是關鍵性因素,信息化武器裝備和對信息的作用,仍是人的能力的延伸和體現,決定戰爭勝負的仍是掌握了科技知識和戰鬥規律的人。同時,武器裝備的重要地位也依然保持,仍將是形成戰鬥力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但另一方面,信息全面介入到了人和武器之間,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在戰鬥力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和武器與信息間的相互依存度提高,戰鬥力的發揮不僅將依賴於人和武器的密切結合,更依賴於人、武器和信息的交融程度。離開信息及信息技術的支援,人和武器結合得再完美,也將是殘缺的組合,甚至生成不了戰鬥力。
這個變化意義極大,並直接導致了戰鬥力生成機理的改變。提出戰鬥力生成“三元論”,如果算是突破,那是時代的突破,不是人為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