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3月,鄧小平(中)、李先念(右)、李昌(左)等在全國科學大會上。 |
在1977年8月4日開始的教育工作座談會上,鄧小平講話推翻了1971年教育工作會議上作出的“兩個估計”,毅然拍板“當年恢復高考”,從而使三年積累的750萬余高初中生有幸進入考場,一舉改變了一代青年的命運,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這個轉變對中國教育制度的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這裏要談的,是當年爭取恢復高考經歷的一場艱苦鬥爭。
●科大恢復高考 小平表示贊成
1970年代初,大學開始招收新生,創造了個新名詞:“工農兵學員”。工農兵學員實行“推薦”、“保送”政策,從上山下鄉插隊的知青和“生產建設兵團戰士”中挑選。被“保送”、“推薦”的知青必須向所在單位保證,畢業後一定回來,即所謂“社來社去”,不願回公社、兵團的就不“保送”。
工農兵學員雖然入學,但他們的先天缺陷不能適應高校正規的教育要求。於是,在教育革命的口號下,把學制定為兩年,學習內容大大簡化。理工科大學不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採用所謂“典型產品教學法”(如上海交大機械製造工藝專業)。如此的高等學校,當然培養不出合格的國家建設人才。教育界、學生家長意見都很大,不斷向中央領導反映。
1975年鄧小平複出主持工作,對各項工作進行整頓。他提出黨的作風要整頓,農業工業要整頓,軍隊要整頓,鐵路要整頓,各方面都要整頓。在談到科研工作問題時,說科學要後繼有人,這是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大學究竟起什麼作用?培養什麼人?有些大學只是中等技術學校水平,何必辦成大學?科學院要把科技大學辦好,選數理化好的高中畢業生入學,不照顧幹部子弟。”並且說:“這樣做要是犯錯誤,我首先檢討。”(《鄧小平文選》第二卷,33-34頁)這是鄧小平第一次在公開講話中講到大學從高中畢業生中選新生的問題,具體提到科技大學,因為這是在1975年9月26日聽取中科院負責同志彙報《關於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彙報提綱)時的插話。此前,1975年7月胡耀邦、李昌和王光偉被派去中科院擔任領導小組的工作。他們分工:胡耀邦負責抓總,起草彙報提綱;由於李昌“文革”前做過十餘年大學校長,他除分管中科院日常工作外,還分管中國科技大學,而科大當時正準備招生。1975年7-8月間,李昌向鄧小平提出了科技大學恢復招生的生源問題,說:“我們打算直接從1965-1967三年的高中畢業生中錄取,採取自願報名、嚴格考試、半工半讀的辦法。”鄧小平贊成說,“這個辦法好。”
●“反擊右傾翻案”小平李昌挨批
可是到當年11月“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這卻成了鄧小平的一條罪狀。在國務院政治研究室“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大小會上,胡喬木多次揭批鄧小平。1977年2月23日,他在全室大會上揭發了6個問題。在講到“科學院彙報提綱問題”時,胡喬木揭發說:“鄧小平說李昌主張科技大學直接從高中招生,實行半工半讀,他贊成。他說半工半讀是毛主席主張的,不會有問題。這完全是胡說。”
李昌在彙報時向鄧小平提出科技大學恢復招生的內容,在《十年“文革”資料選編》之三中有更詳細的記載。鄧小平聽取胡、李彙報科學院《彙報提綱》時,“耀邦同志彙報完後,接著李昌同志彙報了幾點:一是請中央調些幹部,一是想在懷柔辦一個科技學校,招高中生,半工半讀,加強自然科學基礎和外語的學習;一是辦進修班,把各行專業在科研上表現特別突出的調來培養,一是辦一個宣傳自然辯證法的刊物。”這份資料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供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參考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中科院運動辦公室所編批判材料《胡耀邦、李昌同志部分言論摘錄》(1976年2月),第七部分摘了以下一段話:“胡耀邦、李昌同志準備建一所科學技術專科學校,要從各地直接選拔高中畢業生中數、理、化學得好的所謂尖子入學。……李昌同志還要科大也直接從高中畢業生中招生,並要科大辦理科中學,培養尖子。”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大學生也成為李昌的罪名。恢復高考問題除了批判鄧小平翻案外,首先倡議恢復高考的李昌因此挨了多次批鬥。
正因為有了1975-1976年的那次鬥爭,1977年劉西堯任教育部長時,鄧小平才斬釘截鐵地拍板“當年恢復高考”,使這個主張得以實行。
歷史不應忘記,內幕的內幕有必要徹底揭開。(來源:南方週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