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一個女孩展示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成立40周年的紀念風箏。當天,雅加達舉辦活動,紀念東盟成立40周年。 |
今年8月8日,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英文縮寫:ASEAN)迎來40歲生日。孔子說:四十不惑。大致意思是說,人到了四十歲,應該事業有所成,沒有什麼可顧慮、疑惑的事情了,也對人生或者事業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對於東盟這個國際組織來說,它40歲生日也意味著一個成熟期的到來。
在過去的40年裡,東盟逐漸發展壯大,從初創時的5國擴大到目前的10國,領土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裡,總人口達5.5億,成為世界政治經濟領域的一支重要國際力量。目前世人大都承認,東盟是除歐盟外最成功的地區性國際合作組織。在東盟發展的第40個年頭,它又將迎來一個發展新階段——具有“一體化憲法”意義的東盟憲章草案已基本草擬完畢。
7月30日,為期一天的第40屆東盟外長會議30日在馬尼拉結束,會議取得一係列重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東盟各國在完善東盟憲章草案方面取得重要共識。
東盟憲章呼之欲出
本屆東盟外長會議的主題,延續了今年1月在菲律賓召開的第12屆東盟首腦會議的基調,即將東盟建成“一個關愛與共享的共同體”。今年是東盟成立40周年,也是東盟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因為東盟將最終確立實施具有法律意義的一體化政治性綱領文件——東盟憲章。
該憲章將為東盟成員國設定未來合作的規則及規范,並規定東盟的新決策機制。目前,東盟憲章的最終草案即將完成,只有一些具體問題仍在討論中,這次東盟外長會議主要討論的就是憲章草案的一些內容。
年初菲律賓宿務峰會上,東盟成員國已經原則上批準東盟憲章草案,但幾個爭議問題導致憲章草案無法最終出爐。目前,東盟憲章草案中最具爭議的內容主要有三項,一是設立人權委員會問題;二是是否對違反憲章的成員進行制裁;三是未來東盟決策機制的爭議——是繼續採用所有成員“協調一致”的“東盟方式”決策機制,還是採取投票決策機制。
本次外長會議結束後,三大爭議問題取得重大突破,東盟各國外長已同意在東盟憲章中創立人權委員會。至於制裁和決策機制等問題,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對媒體表示,東盟外長會議決定將其交由東盟領導人協商決定。楊榮文對草案在11月東盟峰會前完成表示樂觀,他表示屆時有望正式簽署這份旨在實現東盟一體化的歷史性憲章。
每年8月8日為“東盟日”
除了東盟憲章外,本屆東盟外長會議還對地區無核化以及勞工權益等領域舉行了討論。
據與會外交人士透露,目前關於東盟憲章草案,各國已經取得90%以上的共識。按照東盟的日程表,今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3屆東盟首腦會議上,各國領導人將通過東盟憲章。東盟憲章將使東盟向著全面一體化和更制度化的組織又邁進了一步,東盟已經把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目標。
根據本屆東盟外長會議通過的聯合公報,各國外長還一致建議將每年的8月8日定為“東盟日”,以推廣東盟區域一體化理念。
實現東南亞無核化
東盟於1997年通過了《東南亞無核區條約》。這次東盟外長會議上,東盟決定設立安全監督機構,並通過《加強實施〈東南亞無核區條約〉的行動計劃》,加強東盟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國際組織和核大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在東南亞地區禁止任何國家運輸核武器,確保核能在本地區得以和平安全利用。這是《東南亞無核區條約》於1997年生效後東盟國家外長會議首次討論這一條約的執行情況。
另外,今年1月東盟峰會通過《保護和促進海外勞工權益聯合宣言》,如何落實和貫徹東盟領導人會議精神,更好地保護海外勞工也成為本屆東盟外長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
正尋求東亞一體化
東盟雖然只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地區性國際組織,但它卻有更大雄心——那就是推動東亞地區的一體化進程。目前取得巨大進展的“10+3”對話體制,就是東亞一體化的雛形。
7月30日舉行的東盟第40次外長會議上,東道主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特意提到,東盟將積極推動東亞一體化進程,她進而指出,這種一體化屬於政治概念而非地理概念。
“10+3”機制形成的契機,源自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這次危機來勢兇猛、蔓延迅速、影響廣泛。東亞從危機中得到重要的啟示是:在經濟區域化的背景下,東亞地區的任何單個國家、國際經濟組織在與市場力量的抗衡中都會處於弱勢,只有密切協調、配合有序的國家或組織的聯盟,才能為防范和抵制經濟危機提供堅實的屏障。
風雨四十年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的成立。
成立幾十年來,東盟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係列合作機制。現任東盟秘書長為新加坡人王景榮。
東盟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後,文萊(1984年)、越南(1995年)、老撾(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國先後加入該組織,使東盟由最初成立時的5個成員國發展到目前的10個成員國。東盟10國的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5億,總GDP達7370億美元。另外,巴布亞新幾內亞為東盟的觀察員國。東盟的10個對話夥伴國(組織)則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新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
40年發展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67年至1975年),為前期磨合期。
東盟成立之初,越南戰爭爆發,外部環境面臨挑戰,東盟成員國間的衝突也時有發生。東盟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減少東盟各國間的摩擦,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作為不大。
第二階段(1976年至1989年),為整合發展期。
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以後,東盟各國深感急需加強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東盟五國領導人在印尼巴厘島舉行了東盟成立後的首次首腦會議,會議正式通過將政治合作作為東盟的一項目標,同時就經濟合作制定了具體原則。此後,東盟各國積極協調立場,在爭取柬埔寨問題政治解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階段(1990年至今),為合作擴大期。
隨著東西方冷戰結束,東南亞一些熱點問題降溫,東盟積極調整自己的內外政策。1992年1月,第四次東盟首腦會議確定了東盟處理內外關係的基本思路,東盟進入政治經濟合作的新階段。1994年5月,東南亞10國舉行非正式會議,決定加快東南亞一體化進程,把東盟擴大為包括東南亞所有國家在內的大東盟。2005年12月,第十一次東盟首腦會議簽署了關於制定東盟憲章的《吉隆坡宣言》,確立了東盟的法律地位。(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