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內地媒體早前預測,在明年3月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能源部的成立幾乎已成定論,目前尚存的爭議主要集中在能源部的職能範圍。而大交通、大國土建設、大農業、大文化等體制的建立,亦或正在研究中,並非沒有可能。
對此,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認為,國務院機構最理想的改革方案是除了外交部、國防部、安全部、公安部等,其他部委逐步向“大部門制”過渡。
文匯報報道,周天勇亦建議,為強化改革的統籌協調,打破部門利益格局,應重建國家體制改革委員會,繼續整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此外,還可新設總理預算管理辦公室,以強化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協調性。
內地專家指出,能源部的設立有多方面理由,能源管理體制至少涉及石油、煤炭、電力三大領域。目前管理體制的弊端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高高在上,難以管好。目前的管理體制,上面有一個國務院總理掛帥的國家能源辦,但管理的實體是在國家發改委內設的能源局,能源局下設的能源處,才10個人,卻要主管整個中國的能源。
其二是能源管理多頭並舉。
高高在上難管 多頭並舉低效
如石油和煤炭的管理比較分散,而電力管理則十分嚴密,有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國資委三大部門在管,上面還有國家電力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籌。但這樣一來,誰都在管,誰都管不好。
專家強調,類似能源領域的問題,在中國行政架構中的多個領域都存在。長期以來難以管好的食品安全領域,就是因為有衛生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多頭管理,至今職責不清。而文化領域,不算上面的中央宣傳部,下面還有五、六個如文化部、廣電局、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文物局等部門,職責也不易分清。
改革知易行難 倡導逐個擊破
在過去,不論是宏觀調控,還是各類專項行動,行政管理上都是“轟轟烈烈”,動輒八、九個部門,甚至十多個部門“聯合下文”、“聯合行動”,看上去各部門積極性都甚高,而實際上是一轟而起,互相推諉,誰都不負責。宏觀調控多方失利,與此也有關聯。
專家指出,今天的中國,除中央與地方、大型國企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外,已形成龐大的利益團體,機構大分拆、重組,勢將因利益分配帶來強大反彈。
這種重大的改革,知易行難,可能要各個擊破,分段而行。 |